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五章 女学三巨头(求月票)(2/3)

许地点点头,便准备带孙岚到下一个授课点看看。

孙岚扯了扯娄素珍的衣服,不解地问道:“姐姐,先前那台织布机的技术要领,我怎么没看懂?到底是怎么织出这么宽的布来的?还有,那梭子,怎么递过去?”

织布有梭子,传统都用手,从一头丢到另一头,以此来形成织布纬线。

如此程序繁琐不说,还容易夹伤手臂,也因为是靠双手来完成转接,胳膊长度限制了织布纬线长度,以至于布帛的宽度不会太大。

娄素珍笑道:“那叫飞梭,看到那女娃没?她将上面的拉索提拎一下,飞梭自动就跳过去了,再拉一下,就回来了。”

“这……这怎么可能?”

孙岚出生书香门第,精于女红,对于织布,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

织布最难的部分,除了最开始的绑线,以及中途断线后的重连,其实最难的就是梭子的使用,而对于不远处那台织布机来说,好像一切都不叫事,全都有解决方案。

娄素珍叹道:“最初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上面装了一个叫弹簧的东西,是用铁器制造,拉一下后就弹回去,而下面的飞梭则固定在横杆上,滑得很,总之你见多就明白了。这还只是供教学所用的织布机,等你见识到蒸气驱动的,就知道这根本不算什么。”

“啊?还有更厉害的织布机么?”

孙岚大开眼界。

她很想近前观察飞梭和弹簧到底是什么东西,详细研究一下飞梭的运行原理,但眼前娄素珍只是带她来参观,并不打算详细教学,所以只能暂时收起好奇心。

……

……

接下来娄素珍带孙岚去见识了一下新式纺纱机。

正是朱浩改进后的“珍妮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出十个线纱,且不是线球,而是纱锭,一个个纱锭看起来很敦实,纺出来后,旁边有专人拿走。

娄素珍指了指纺纱机道:“这是手摇纺纱机,一次纺十个纱锭,用的是棉花,纺出来的纱并不作为工坊原料,只用于练手,产出会送到隔壁供女学学生练习织布。一旦有需要,这纺纱机可以接上纱轮,用蒸汽机带动,人只要在旁边照看就行。”

孙岚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娄素珍在说什么。

孙岚问道:“工坊在哪里?”

娄素珍道:“后面两排巷子所有民院都是纺纱工坊,纺出来的纱全部送往织布工坊……公子将全部织布工坊以及部分纺纱工坊放在城外,城里……地价太贵,人工也贵,还是城外好,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开设工坊。”

“那……一年能产出多少布?”

孙岚很关心这个。

娄素珍微笑着摇头:“这恐怕只有公子自己知晓,我的任务,只是教授女学,把技术传给弟子,等她们熟练后,可以一边学识字,一边熟悉纺纱织布……其他的我并不会过问,毕竟织布工坊不在周围。”

孙岚听到这里,越发觉得自家相公很神秘。

居然能改进纺纱和织布技术,并以此盈利?

当官的跑去经商,不觉得丢人吗?

娄素珍道:“不过据公子说,现在也就纺纱这边用到的人手比较多……其实织布采用蒸汽机带动,所用人手已很少,而且从安陆到京师,再到南京,织布工坊正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必须得保证纱线供应。”

娄素珍所说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

有了蒸汽织布机,织布效率大幅提升,而纺线技术则没有跟上,导致纱线供应不上。

尽管纺纱机也可以采用蒸汽机带动,但效率提升明显不如蒸气织布机那般立竿见影,其实珍妮纺纱机在女工手摇的情况下,已经非常有效率了,这使得朱浩不得不把更多人工放在了纺纱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