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另辟蹊径(2/3)

跟出面找茬的人好一通理论呢。”

“哈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意思了。”

朱四听得心花怒放。

显然今日之事结结实实坑了杨廷和一把。

张佐在旁不解地问道:“朱先生,您怎么让杨阁老同意拍卖煤窑?”

朱四抬手打断张佐的话:“不该问的不要问,这是朱浩跟朕商议的策略,总之现在卖煤窑之事步入正轨。朕明天好好跟那些找茬的人理论一番,到底是银子重要,还是所谓的规矩重要。”

……

……

翌日。

紫禁城,唐寅奉诏前往奉天殿参加朝会。

唐寅并非第一次上朝,在场官员对他已有所了解,也明白他因何而来。

如朱浩所料。

朝议一开始,没人提及昨日盔甲厂拍卖煤矿之事。

还是等大事商议完,朱四自己主动把事情提出。

“……昨日,朕让新任工部员外郎唐卿家,在盔甲厂前的广场上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朕年初提出要在西山开煤窑,以此来填补朝廷用度缺口,尤其是弥补东南海防钱粮缺额,终于有了成果……三处煤窑,卖了近十四万两银子,唐卿家居功至伟啊!”

唐寅从众大臣最后面走了出来,俯身行礼,坦然接受了皇帝的褒奖。

户部右侍郎邹文盛随即走了出来:“陛下,唐寅此举扰乱朝纲,请陛下及时纠正。”

本来邹文盛没出来前,一旁的工部右侍郎童瑞便跃跃欲试。

这就体现出文官集团的谋略。

杨廷和以及几名内阁大学士是不能跳出来反对的,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左都御史等大佬也都不能出面,甚至让六部左侍郎出面反对都不太好,就以相对不那么重要的右侍郎出面打头阵。

邹文盛和童瑞虽为六部侍郎,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堂官。

他们一个负责治理宣府军饷,一个主要督造康陵,很多时候不在京师,尤其是邹文盛,年底刚接任户部右侍郎职位,去宣府转了一圈发现很多事情难以解决,又回到京城来奔走,讨要钱粮军饷,今天上朝前得到通知要他打头阵,此刻便冲锋陷阵。

朱四皱眉问道:“邹卿家,你认为,朕做错了吗?”

这个问题很直接。

邹文盛举起笏板,老泪纵横:“陛下,吾朝之安稳,溯本清源在于维持朝纲法统稳定。西山更是我大明龙脉所在,万不可动!”

辩论方向另辟蹊径。

先跟你讲规矩的重要性,但阐述的重点却是在西山开煤矿破坏大明“龙脉”。

这涉及一段历史典故。

为什么西山有煤矿,而大明历史上官办矿窑却没能在西山开采?全在于西山乃传闻中京城龙气汇集之所,涉及太宗皇帝大位的正统性。

朱四心里骂开了。

果真是一群无耻小人!

知道论什么规矩,会把杨老头牵扯进去,毕竟是杨老头先提出拍卖煤窑,现在却跟朕扯什么西山乃龙脉所系?

朱四看着一旁站着的杨廷和等人,问道:“杨阁老最清楚朝廷的事情,天文历法这些,想来也有所涉猎。杨阁老,你说说看,真如邹卿家所言,西山真是我大明龙脉所在吗?”

杨廷和出列道:“回陛下,是有如此说法。”

“那意思是,西山不适合开矿喽?”朱四问道。

“这……”

明明是杨廷和暗中授意朝官反对,但此时他却不能公开表明态度,显得很犹豫,“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朱四道:“别跟朕说什么从长计议,若西山真是大明龙脉所系,先前在西山开矿的那些人,岂不是盗挖我大明龙脉?他们这是居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