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是你也是你(加更)(2/3)

年旧案,涉及到哈密、三边等事务,都是在彭泽主政时期出的问题。

杨廷和派系最近老弱残兵一堆,人心不稳,连杨廷和自己也多番请辞。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杨廷和派系已势弱至斯。

就在此时,皇帝提出要让刑部来查锦衣卫,刑部甚至有点查不动的意思。

吏部尚书乔宇不在,吏部左侍郎,也是杨廷和的坚定拥护者汪俊走出来道:「陛下,吏部以历年考核,举荐南京右都御史王懋中回京继任刑部左侍郎一职。」

朱四道:「从南京调人?山长水远的,那怎么行?说好了要以刑部来查,总不能让林尚书亲自出马吧?不如就以刑部右侍郎进左侍郎,这样最是合理,诸位卿家你们可有异议?「

先前还没有廷推的人选,只是皇帝跟吏部之间做了一个小提议,就让大臣议论。

如今刑部右侍郎,正是刚从宣大总督任上调回京师,回部办事的臧凤。

以往臧凤可算是文官派系里中规中矩之人,没人会把他归入新皇派系,但这两年臧凤受到了文官派系打压,自觉地投靠了新皇,现在谁都明白,皇帝这是要用「自己人「查「自己人」,属于脱裤子放屁的行为。

蒋冕出列道:「陛下,老臣认为不妥。」

朱四道:「蒋阁老是觉得,以臧凤为刑部左侍郎不妥,还是以其来查锦衣卫有人枉法之事不妥?」

「都不妥。」

蒋冕回答得很直接,「臧凤先前多不署理部堂之事,若贸然插手锦衣卫事务,只怕会有诸多掣肘,且以刑部目前的状况,当以熟悉谳狱之人接手左侍郎之职,更为妥当。」

意思还是支持王懋中。

朱四笑道:「蒋阁老是觉得,臧凤查锦衣卫,很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有事而不查吧?」

蒋冕心想,谁管他臧凤查还是不查?你以为这些大臣还真指望刑部能把锦衣卫查出什么问题来?

就算查明了是锦衣卫的过错,你皇帝又能怎样?罚酒三杯?

我们只是不想让你这个小皇帝借题发挥,看似给刑部权限,去查锦衣卫的猫腻,其实就是趁机安排你的人上位,胡搞瞎搞。

蒋冕道:「臣并无此意。」

朱四叹道:「那还是让臧凤来当刑部左侍郎,查案之事,再往下延,朕委派一名刑部郎中来查,诸位卿家总该没什么意见了吧?」

「老臣举荐一人。」

孙交突然又走了出来。

朱四眯眼望向孙交,问道:「孙部堂要举荐何人?」

孙交道:「朱浩,先前在永平府就任地方知府,对于开矿之事颇为了解,且矿场袭扰之事,便是在他接收开矿事务后所发生,若是由他来查,相信更能服众。」

众同僚都在想,你孙交真是举贤不避亲。

朱浩才在永平府知府任上干了几天?就要把他调回京城当刑部郎中?

你孙老头明明是户部尚书,插手人家谳狱的事干嘛?

朱四冷冷一笑:「让永平府知府,回朝当刑部郎中,再来查发生在永平府地方上的事情?孙部堂你花样可是挺多的。」

皇帝的话,有点近乎于市井俚语,很多人听了都皱眉不已。

皇帝对孙交的评价,真够特别的。

孙交却执意道:「老臣认为,可以让朱浩在地方上查清此案之后,再回部添注。」

朱四未置可否。

一旁的张佐当着众人的面提醒道:「陛下,这位朱知府,先前上了请辞的奏表,说是要回乡养病。」

「年纪轻轻就有病

?你让朝中这么多老臣怎么办?说白了,是不想当我大明的官吧?朕就算不是明君,但也不至于是昏君吧?野无遗贤之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