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三章 打蛇七寸(求月票)(2/3)

必了。」

杨慎根本就没把黄瓒和张璁上位之事放在心上,再说了,他得知情报,为何要告诉他不喜欢的「投降派」?自己斟酌方案,自行解决,不是更好吗?

余承勋道:「此等事,光是你我知晓,有何意义?还是要让更有权势的人知晓,既能做防备,也能出面干预。先不说那位黄学士,就说张秉用······此人入朝当官才两年多,就想一步登天,岂不是把大明官场当儿戏?」

杨慎听了此话不由皱眉。

他显然不喜欢余承勋说的那种情况,那是把自己描述成小人物,遇到大事必须要由有权有势的人来解决。

凭什么我杨用修就要听别人的?

如此一来,朱浩开出的让他上位的条件,更能吸引他。

任何时候,只有权势和地位起来了,才能更有作为,哪怕跟皇帝唱反调,也要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振聋发聩才对。

「我自行斟酌,你不要对外泄露此事,就这样吧。」杨慎没跟余承勋说太多,哪怕这是自己的妹夫,算是自己人了。

但杨慎不能让余承勋知晓,自己是靠跟皇帝派系做一些私下交易才上位的,那对自己的名声影响会很不好。

........

乾清宫。

张佐正在跟朱四汇报有关「收买」杨慎的事。

朱四笑眯眯问道:「是不是给他个侍讲学士的位置,等回头他再闹,就跟别人说,他在私下里跟朕做了交易,让他彻底身败名裂?」

论阴损,朱四丝毫也不差别人。

张佐一时显得很尴尬:「应该······不是这层意思吧?」「那是怎样?」

朱四有些不悦,「他现在专门给朕找麻烦,朕不但不惩罚他,还给他升官?让他骂朕的时候更有底气?朕岂不是嫌挨揍挨得还不够?当朕欠揍啊?」

张佐一听,赶紧解释道:「具体为何,朱先生没细说,但料想是有较为稳妥的安排,大概是分而化之,要先将刺头给剔除,一步步让文臣阵营内部产生矛盾,如此达到分化离间的作用。」

朱四点点头:「听你这么一说,朕心里就舒服点了······也是,别人不闹事,就他杨用修天天瞎嚷嚷,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张佐道:「这位杨侍讲,在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年轻士子中威望很高,也跟其父亲在朝的声望和地位有关,虽然杨阁老已致仕,但朝中很多人还是很给他面子,就说这次联名之事,与他联手的士子就不在少数。」

「嗯。」

朱四再点头,「所以敬道先拿他开刀······那他会同意朕的收买计划吗?如果他能消停一点,对付年轻士子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张佐笑眯眯点头。

皇帝心情大佳,张佐给皇帝讲述的时候都有了底气:「年轻士子中闹得最凶的就是他,他拿了好处,做事时便会束手束脚,有时未必需要将他跟陛下做交易以换取官职之事对外言说,他自己也害怕事情泄露出去,到时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也没了先前的气势。」

「对对对,非常有道理!吃人的嘴短,拿了朕给他的官职,还想跟朕吹胡子瞪眼?谁给他的勇气?把朕惹恼了,朕就跟文官把他吃里扒外的事说了······哈哈,不战而屈人之兵,有趣有趣。」

朱四非但不恼,反而开始得瑟起来。

张佐问道:「那陛下,奴婢是否要跟他见面?许给他学士之职?」朱四道:「听敬道的吧,他说给就给。」

张佐心说,连学士的位置都听那位朱家小先生的?你这皇帝也太信任人了吧?

「那陛下,是给翰林

学士?还是给个侍读、侍讲学士?」张佐再度请示。

朱四不耐烦地道:「没听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