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皇帝是真汉子,言官是真的怂(3/4)



兵部负责选将和发布招生钧令于各布政司与南北直隶府尹。

工部负责筹建武备学堂的工程。

兵部尚书张鹤鸣看到这道旨意后也是一脸懵,他就不明白,这样不利于文臣控制武将的旨意怎么就从内阁、六科廊下到了部里。

工部尚书阎观兴也主动来找到张鹤鸣道:“你看我们要不要以部里的名义驳回这道旨意?”

张鹤鸣道:“我认为,还是照旨行事吧。”

“这……”

张鹤鸣道:“内阁和六科廊都没拦住,说明这中间,陛下定然用了什么让辅臣和科臣们都无法招架的手段。”

“也是!不过,如此看来,得打听打听,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阎观兴回了一句。

无论如何,设立武备学堂的旨意总算被执行了起来。

兵部和工部自然会以缺钱为由表示难办。

但承宣帝已经有一笔银款,自然也不是问题。

……

贾琏也一直等着宫里的消息。

他不知道自己提出的建言,会不会被皇帝采纳。

而如果真的被皇帝采纳,皇帝会遇到什么阻碍,能不能战胜这些阻碍。

贾琏也是没办法,他不得不关注朝堂的局势。

因为对于大康这样的农业大帝国而言,任何大家族要想转型成功,避免小农经济周期性崩溃导致的乱世出现,就离不开朝廷的主导。

毕竟作为一个以大量庶民和普通地主为主的中央集权帝国,没有任何商人团体和世家大族在统筹资源的能力方面,可以与朝廷相提并论。

所以,整个华夏社会的改革是需要朝廷为主导才行的。

贾琏也需要皇帝做自己的靠山,统筹整个帝国的力量,为自己贾家将来在争夺全球利益方面提供保障。

而这就需要皇帝有强大的皇权,能够有真正属于朝廷的国家军队,能真的做到中央集权。

“宫里现在怎样?”

贾琏问着刚从锦衣府打探消息回来的贾蓉。

贾蓉回道:“陛下杀了三名言官,设武备学堂的旨意已经到部里去了。”

贾琏听后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心道:“这个陛下果然是个敢作敢为的真汉子!”

接着,贾琏看向贾蓉道:“如今陛下这样做是利于我们贾家将来的,蓉儿,你现在得利用你在锦衣府的机会,盯紧那些打探皇帝为何有钱武备学堂以及我贾家相应情况的人,有机会先抓了再说。”

“明白!”

贾蓉回道。

……

“老内相一向安好?”

太监夏守忠一回到自己府里,就有钱谦益来拜见。

如今的大康,太监多被尊称为老内相。

而且太监们作为高级宦官都有自己的府外宅邸,甚至和勋臣文官私下结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原著里,第十三回就出现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与贾珍结交,帮忙给贾蓉捐官的事。

夏守忠知道钱谦益背后是忠顺王,也就不好拒绝,将其传了进来,与之寒暄起来。

说着,钱谦益就提到正题上道:“下官听闻今日龙颜大怒,杀了三名科臣,可有此事?”

夏守忠不由得看了他一眼,道:“这不是你能打听的。”

钱谦益则将一张价值三千两白银的会票放到了夏守忠,笑着说:“我们只是闲聊,内相何不透露一些风声,下官必不说出去。”

“你这是干什么,使不得!”

夏守忠嘴上拒绝着,手里却在放在茶盏在茶几上时,于不经意间,将银票塞入了袖中,道:“还是聊别的吧。”

“也行,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