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1 让她死了算了(1/2)

能够想出剪除贾家兄弟的妙策,这还要得益于肥田村长的专业特长。

肥田的三个哥哥都是大官,他自己是村长,也以干部自居。

所以他对政策十分感兴趣,虽然识字不多,但喜欢看报,对上面的精神吃得很透。

精神吃得透,执行起来那也是相当有力度。

要不然以前那些荣誉,村里年年的先进都是哪里来的?

不过也有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关于大包干。

到去年为止,全公社百分之件明确规定:“不准雇工。”

但是从去年到今年,报纸上关于雇工的报道还是屡见不鲜,有的雇主被认定为“资本家”受到处理,有的雇主却是没被处理。

对于雇工这个问题,各个地方的看法不一样,争议很大。

尤其是今年7月,上面又下发一个文件,准许个体经营户请一至两个帮手,可以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也就是说,政策上已经有限制地允许个体经营雇工。

但是肥田村长研究后发现,但凡报上那些没被处理的雇主,基本就是技术性较强或有特殊技艺的,再不济也是养鱼什么的生产养殖类行业。

那些受到处理的,基本就是经商的。

说白了就是那些二道贩子还是不允许雇人的。

贩子们不要说雇人了,就是不雇人也依然没有百分百得到政策上的允许,比方长途贩运。

去年6月20日,报纸上一篇文章认为“长途贩运是靠自己的劳动谋取收入的活动,不能说是投机倒把”,对此又是引起了很大争议,并且好多地方依然把某些长途贩运认定为投机倒把。

单独贩运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投机倒把,那么加上雇人,这就离投机倒把更近了一步。

最关键的是,村长肥田探知,贾家兄弟前几天刚刚雇了绉绉的词语,但她懂得“鱼找鱼,虾找虾,王八找那鳖亲家”的道理。

老大长此以往跟贾家兄弟混在一块儿,时间长了肯定变成那样的人,名声也会跟他们兄弟一样臭不可闻。

周寡妇那事是冤枉了你,可是跟贾家兄弟混在一起,不是人家绑你去的吧!

不过大仓娘冷眼观察,又欣慰地看到老大至少现在还没变黑,依然善良大度。

宋其果离家出走的那天下午,天已经擦黑,刘媒婆的小儿子抱着一只母鸡,大儿子用架子车推着一袋玉米,另外还有五十块钱,都退回来了。

退回来就对了,刘媒婆也是可恨,本来给大仓介绍对象好好的,偏又背地里帮着宋其果去黄家求亲。

看在刘媒婆两口子挨了一顿打的份上,大仓娘没纠集妯娌上门骂一顿已经算是开恩了。

刘媒婆的俩儿子放下钱和物,兄弟俩抹一把眼泪往外走。

“你俩先别走。”大仓把兄弟俩叫住了。

他上去看看眼泪还在骨碌骨碌往下滚的兄弟俩:“怎么哭了,心疼东西?”

兄弟俩咬着嘴唇,拼命摇头。

刘媒婆大儿子十三了,也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他擦擦脸上的泪说:

“大仓哥,俺不是心疼东西,俺娘做的那事对不起你,就应该把东西退回来。”

“那你俩哭什么?”

兄弟俩又开始咬着嘴唇不说话。

在大仓一再追问下,老大才又说道:

“俺爹叫俺俩把东西送回来,俺娘不让,她说腿也跑了,打也挨了,给这点东西还不够哩!

俺爹就跟俺娘吵架,俺弟兄俩也帮着俺爹说话。

刚才俺俩人出来的时候,俺娘拿着根绳子跑了,她说她不活了。”

大仓娘一听急了,狠狠搡了大的一把:

“两个小没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