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6章 金銮殿内论大势!(2/3)

李安压住怒火,再次说道:“臣李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这才从中走出一个传旨太监,匆匆赶来,小声道:“陛下身体抱恙,不能见王爷,王爷勿要怪罪,如有话可在此处,奴才给您传达。”

李安猛地直起身子,目光如刀,怒喝一声,“陛下,你觉得就凭他们真的能挡住本王不成,本王若是出手,你就是埋伏十万人马又如何,而今日臣只是在做臣该做的本分,请陛下明鉴。”

话音一落,金銮殿内传出当今陛下宋桓的声音,“摄政王,你进来吧。”

大内高手齐齐退后,禁军甲士齐齐后退,让开一条通道。

李安径直走进,大殿内只有三个持剑剑客,再就是坐在龙椅上的宋桓,他的脸色很难看,真的像是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的模样。

“李安,你辛苦了,朕身体不适,你可莫要记恨怪罪朕呀?”

李安低头施礼道:“陛下万岁,长命万岁。”

“哈哈哈,摄政王廖赞了。”

宋桓摆了摆手,咳嗽两声,说道:“摄政王收复失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谢过摄政王了,只是王爷位极人臣,已经赏无可赏,不知王爷想要什么,朕一一满足。”

李安的目光打量着金銮殿下面的三个剑客,又看了一眼宋桓,只说道:“陛下,只需要答应开通与北地的商贾通道即可,允许自由百姓往来。”

宋桓不假思索,点头道:“准。”

李安也没有料到宋桓答应的如此爽快,心里不免生出一丝警惕,当他发现龙椅旁那柄长剑时,顿时明白了一切,急忙道:“陛下,如今金鞑人损兵折将,已经退回金鞑草原,臣请求陛下恩准带兵北上,彻底平定金鞑王朝,将金鞑草原收归我大渊国土。”

宋桓点头道:“准,摄政王最近练就强兵良将,广纳贤士,百战百胜,一举将金鞑人赶出大渊国土,坐拥半壁江山,有三足鼎立之势,朕也为你感觉到倾佩。”

李安明知宋桓这是在故意点自己,也不理会,冷冷说道:“国土沦丧,北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陛下龙恩浩荡,王师一到,金鞑人如丧家之犬,一溃千里,臣乃陛下之臣,王师也是陛下的王师,既然陛下如此不信任臣,那臣请求陛下恩准臣解甲归田。”

宋桓眸光一亮,心里暗暗怒骂李安的无耻,倘若真的让他卸甲归田,恐怕下一秒他就要当场动手,随即摇头道:“北地刚刚收复,百废待兴,恐怕还需要摄政王镇守,摄政王应该也不愿意看到北地重新沦为金鞑人的手中吧?”

李安低着头,一声不吭。

宋桓皱了皱眉,“方今天下,大渊朝四面狼烟,对我大渊朝虎视眈眈,江山飘零,还需摄政王替朕守住这份祖宗基业。”

“臣无能,不敢担此大任,请陛下收回成命,臣只求解甲归田,悠然终老。”李安以退为进,一直在逼迫宋桓。

“摄政王这是在逼迫朕了?”

“臣不敢!”

李安与宋桓看似是在商量,实则是针锋相对,具有句句包含玄机,令人听之发省。

“自从十年前金鞑人以无敌铁骑一路南下,我大渊朝损兵折将,加之几位老将先后解甲归田,边关重镇被金鞑人牢牢占据,那个时候,我大渊朝就已经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如今十年过去了,大渊朝依旧是寂寂无能,民弱国穷,想要重现大渊朝建国之荣光,怕是难了!”宋桓叹息一声,说道。

李安头也不抬,继续说道:“大渊朝积弱已久,不赖陛下,乃是国情所致,如今大渊朝乃是世家门阀主政,把持朝政,控制兵权,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朝堂之上,沆瀣一气,鱼肉百姓,朝堂之外,百姓贫苦,军备废弛,如此之势,想要重塑太祖之威,的确是很难。”

宋桓眼眸中闪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