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5)(2/4)

头。

从那以后,孙小力果然再没欺负过圆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圆圆带给他一本郑渊洁的童话书。我问圆圆,孙小力看没看这两本书,她说不知道,也不愿意去问他。可能她还是尽量躲着孙小力,不想招惹他。但听她说孙小力现在不欺负女生了,可还是动不动就因为其它原因挨老师的批评。有一次圆圆去老师办公室送作业本,老师把孙小力的妈妈叫来了,他妈妈看样子很生气,突然站起来踢了孙小力几脚。

圆圆说这件事时,口气里流露出惊恐,那样的场面对她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我对圆圆说,他妈妈这样确实不对,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了。这样的家庭,孩子有什么办法呢。他的错其实不是他的错,是他父母的错。所以你不要歧视他,遇到有别的同学对孙小力说歧视污辱的话,你也要去制止。不要把他当成坏孩子看,他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大家现在对他一视同仁,他长大才能做个正常人。

我后来从一个关于动物的电视节目听到一句话,说心灵受到创伤的小象性成熟早,且攻击性强。这也许能解释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那些情况。

我有些心疼这个孙小力,很想帮帮他,想找他妈妈谈谈,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孩子的可塑性是多么大啊。可他妈妈那个样子,我有些害怕她,没有把握能和她沟通。而且我当时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后来不再听圆圆说到孙小力,我也没再去想这个问题。现在想来有些后悔,也许我当时找他妈妈谈谈更好。但愿这个孩子现在已变得很好。圆圆上完五年级我们就离开了烟台,此后也再没这个孩子的消息了。但愿他能正常地成长。

2006年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事件,北京某所小学一位女孩子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女儿在学校和一个男孩子发生了一点小冲突,回家向父母哭诉,夫妇俩第二天就到校去找这个小男孩算账。夫妻俩直接找到小男孩,把男孩暴打一顿,导致男孩死亡。这起悲惨的事件使两个家庭破灭。这对父母,他们不但葬送了他们自己的未来,也让他们深爱的女儿只能在孤独中成长,没有父母相伴。

退一步,即使男孩没出事,家长这样一种做法仍然可恶。从远处说,他们这样的行为,如何能教会孩子做人处事?从近处说,这样去学校丢人现眼,以后让他们的女儿如何在学校中抬起头来?他们既是在夺走女儿当下学校生活的快乐,也是教给她做个报复心强的人,夺走她未来的幸福。

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需要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一个底线,就是在生理及心理上都不能伤害那个“小敌手”,而是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那个孩子。同时要考虑所采用方式对自己孩子人格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他今后人际关系的影响。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

“他的错其实是他父母的错。所以不要歧视他,不要把他当成坏孩子看,他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大家对他现在一视同仁,他长大才能做个正常人。”读书对道德养成有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

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我们几乎可以从一切值得尊敬的人身上看到这四个字,也可以从一切人格缺损者身上感觉到他们在这方面的缺失。给孩子什么,能比给这四个字重要呢。

如果让我说出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我希望她将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希望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几个一生都能谈得来的知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