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3章 剿办土匪(2/4)


李中丞道:“他能够吃的了,最好。好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大事情,就叫他跟了你去。还要谁?”

金小楼又禀了一个候补同知,姓钱号保举;一个候补知县,姓廖号庆谟。

三个人之中,诸葛丛是在院上当差的,一传就到。见面之后李中丞告诉缘故,要他同去剿办土匪。

诸葛丛听了,不免谦让了两句。后见金小楼在旁极力的恭维,说了些“久仰大才,这回的事一定要借重”的话,诸葛丛一见如此抬举他,又想倘若得胜回来,倒是升官的捷径。想到这里,早已心花都开,便不由自主的答应了下来。

金小楼自然欣喜。

不过一会子,那两个也都来了。

中丞面谕他们,钱保举没有什么不愿,只是廖庆谟有些不愿,因为他和金小楼曾经有过一些过节,自己又因坏事褫了职,后来好不容易花钱买了候补县令,这回倒是个机会,可他实在怕金小楼计较前嫌,在军中会故意坏自己,所以表示出不愿来。

中丞安抚了他几句,并保证他仕途之类的话,好点才劝说得动。

金小楼便起身告辞,又叫他三位各人赶紧预备预备,今天夜里就要动身,公事停刻补过来。三人站起来答应着。

李中丞便送金小楼出来,一头走,一头问他:“三个人派什么差使?”

金小楼回道:“钱保举总办粮台;廖庆谟人甚精细,可以随营差调遣;诸葛令阅历最深,想委他总理营务。”

李中丞听了无话,送到二门,一呵腰进了去。

那诸葛、廖、钱三个不等中丞送客,趁空溜了出来,在外头侯着替小楼站了一个班。金小楼吩咐他们赶紧收拾行李。应领薪水,各付三个月。立刻叫人送到。三个人听了这话,又一齐请安禀谢,送过金小楼上轿。

且说诸葛丛回到文案上,众同寅是早已得信的了,大伙儿过来道喜,齐说:“上马杀贼,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您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什么司马、黄堂,都是只顾问事。那时扶摇直上,便与弟辈分隔云泥,真令人又羡又妒!”

诸葛丛道:“此乃中丞的栽培,金统领的抬举,与各位老同寅的见爱。此去但能不负期望,侥幸成功,便是莫大幸事,何敢多存妄想!”

众人道:“说哪里话来!”正在那里谦让的时候,忽然张天德走过来,拿他一把袖子,拖到隔壁一间堆公事的屋里,说道:“我有一句话关照你。”

诸葛丛道:“极蒙指教!但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张天德道:“就是禀请你的那位金统领。他这人同兄弟有过一段交情。虽然我出身不好,兄弟却与他很熟,极知道他的脾气。老哥现在跟了他去,所以特地关照一声,所谓知无不言,方合了我们做朋友的道理。”

诸葛丛道:“兄台如有关照,实在感激得很!”

张天德道:“这位金统领最是胆小,凡百事情,优柔寡断。你在他手底下办事,只可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而且军情一息万变,不是可以捱时捱刻的事。你切记我的话,到那时候该剿者剿,该抚者抚。他虽然是个统领,既然大权交代与你,你就得便宜行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能如此,他格外敬重你,说你能办事;倘或事事让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我同他从北到南这么久,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诸葛丛听了他的言语,果真感激的不得了,而且是心上发出来的感激,并不是嘴里空谈。

当下俩人又谈了一会别的。诸葛丛赶着回家,收拾行李。未到天黑,金小楼派人把公事送到,又送了三个月的薪水,因为出兵打仗,格外从丰,每月总共二百两银子,三个月是六百两。

诸葛丛开销过来人,收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