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请叫我太子刘(2/3)

不知所措,国不可一日无相,还请陛下早做定夺!”立完太子之后,太常韩延年站出来请示道。

前任丞相石庆被撸,只是撸掉一个石庆就算有影响也不算太大,起码他的副手御史大夫还能正常工作。

可御史大夫倪宽也被吓的告老还乡,这下整个丞相府就彻底乱了套。

下面紧急的政务都被越急送去了皇帝那里,普通的政务则大量的积压等待处理。

“太子,你之前好像跟朕提过一嘴这个事儿?”刘彻一脸淡定的看向刘破奴。

“父皇,儿臣是说过!”刘破奴瞥了眼刘彻,虽然他知道刘彻这糟老头子到底想干啥,按理说他是应该高兴的,可现在满心都是研究火药,要不是今天要立自己为太子,刘破奴还真就懒的来上这个朝。quai.c0m

再说了,糟老头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事儿咋办,虽然我知道你是为了让我装这个逼,但我还是要狠狠的鄙视你一下。

“儿臣觉得丞相每日太累了,一睁眼就是操不完的心,处理不完的政务,而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必然会导致一些失误的出现,若是一个两个,那还能归结于丞相本人粗心大意,可个个都是这样,那就说明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这既然发现了问题,当然就要着手去解决问题,不然后面换上一个新的丞相,以前总是出现的问题还是会接着出现的,朝廷可以允许犯错,但却不允许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

“而御史大夫主掌御史府,单单一个御史府内的事情就足够他操心的了,再去让他分心辅佐丞相儿臣觉得也不太合适。”

“所以为了分担丞相的压力,避免在工作中不断的出现错误,儿臣建议将丞相府一分为三,分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执行政令。”

“简单来说,就是把事情细分化,让官吏逐渐变的更加专业化,比如说某地出现灾害,父皇下令赈灾,中书省拟招,门下省负责审核看这份诏令是否合适,有没有违规或者不符合现实的地方。”

“通过审核后将诏书传递至尚书省,尚书省在看过之后觉得没有问题,那就开始按照诏令执行赈灾程序,而作为执行部门,尚书省对于各地情况相对是最为了解的,比如尚书省知道我家没粮食,中书省和门下省不知道这个情况,通过诏令让从我家调粮食,这个时候尚书省就可以将情况说明,然后将诏令打回去让中书省重新起草诏书。”

“如此一来,每一道政令都需要经过三省三个部门的审核,这样出现问题的概率就很小了,更加不会出现那种诏令下去了,结果却发现无粮可调,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至于御史大夫,儿臣觉得还是专心管理好御史府的事情更重要一些……”刘破奴巴拉巴拉的说着,而且说的如此详细。

就算是一些中低级别,敏感度不是太高的官员也嗅出了刘破奴这话音里面的意思了。

这不就是摆明了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所以想借机削弱丞相的权力了吗?

而且这一次做的要比以往更狠一些,直接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顺便还把丞相这个职位给砍掉了。

如果是之前,反对的声音一定会有很多。

那可是丞相啊,谁不想当丞相?

而有资格当丞相的,又有哪个不是大佬?

但是现在,大家对于刘破奴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却是恨不能举起四肢的表示支持。

丞相的权力虽然被一拆为三了,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的束缚,可你不能只瞅着束缚而不看好处啊。

三省中每一个省都没有绝对的决定权力,也就是说,皇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让他们背锅了,也不会动不动的就去宰个丞相助助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