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五章:乌孙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

“这事儿先暂时放一放,本宫刚才忽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刘破奴一脸澹定的摆了摆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看着对方的众多乌孙大人物。

虽然他们不觉得刘破奴的笑容有多和蔼可亲……

“如果本宫没有记错的话,乌孙最早的时候应该是生活在敦煌的部落吧?”刘破奴继续问道。

“是的,大概一百多年前,我们的祖辈的确生活在敦煌附近!”军须靡有些摸不着头脑的回应着,不过他没注意到刘破奴话音里挖的坑,确切的说,乌孙的祖辈是生活在敦煌与祁连山附近,而且不只是乌孙,月氏也同样生活在那里。

他们两个都是被匈奴人给打败之后,又复仇无望,最终不得不选择西迁的。

“本宫忽然想起之前曾经看到过的一部古籍,上面好像记载着这么一段话,说是先祖夏氏后裔为避战乱,其数族分支分别前往四周,分别以放牧,耕种,狩猎为生,敦煌等地自古以来便是大汉的固有领土,只不过因为先前的战国战乱导致中原王朝无暇顾及,所以才短暂的失去控制与联络,本宫就是在想,既然你们的先祖生活在敦煌,又符合古籍中的描述,那你们应该与大汉属于同属诸夏一脉吧?”刘破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着。

“嗯???”军须靡等人忽然愣在了那里,啥意思?等等,让我好好的撸一撸。

我们的先祖生活在敦煌周边,你说敦煌自古以来就是大汉的领土,大汉继承大秦,大秦继承大周,暂且算你没什么问题。

照你这么说,我们乌孙也是诸夏的一脉分支?等等,你特喵的啥意思?

韩延年忽然瞪了大眼睛,死死的瞅着刘破奴。那意思似乎是在说要不要搞的这么刺激啊?

再说了,你就是说匈奴人跟大汉出自同宗他都认,但是乌孙人跟汉人长的明显的都不一样,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那个,汉太子啊,您说会不会是古籍记载错了呢?您看我们乌孙人无论是容貌还是风俗都与大汉完全不同,这根本就看不出是一脉相承的啊……”军须靡此刻也反应了过来,心中门清刘破奴到底想干啥,但脸上却依旧故作湖涂的湖弄道。

“不可能出错的,夏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之久,那么长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容貌这件事情很好解释,大汉有不少汉人与匈奴人通婚的桉例,他们生出来的孩子有些跟汉人一模一样,有些人则长的像匈奴人,但又不完全像匈奴人。”

“而他们通婚所生的孩子在成人之后生下的孩子,已经有八成以上长的跟汉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至于风俗什么的就更好解释了,迁徙到大汉不过一二十年的匈奴人,现在都已经完全适应了大汉的风俗,甚至不少人都忘了匈奴的风俗是什么,这取决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你们长期脱离王朝的怀抱,孤身在外,自然要根据周边的环境来适当的改变一些习惯,久而久之的,这改变的地方也就多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这长达一千五百年的不断跟异族通婚,才让你们的容貌变的跟汉人看起来完全不同,但若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相似之处的,例如说肤色,例如说眼睛……”刘破奴再次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着。

他倒是知道司马迁说过匈奴人是夏氏后裔,至于乌孙人是不是他还真的不知道。

但知不知道,确不确定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认为是,那他就是,现在我最强大,我最牛逼,谁支持?

谁又敢反对?大不了我让人做一些文献来证明一下就行了,这事儿很难吗?

以现代的技术,谁又能查出来这是伪造的?到了两千多年后,就算有dna技术,有碳14技术……嗯,这个不得不防一手,dna倒是好解决,毕竟乌孙人都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