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朕打算建两座国库(2/2)

少。”

“而根据一个月的平均成本来说,一袋水。(本章未完!)

第三百一十章:朕打算建两座国库

泥的真是造价大概只有半钱都不到,就算加上运输产生的费用,你这一袋水泥至少也要赚上一倍以上的利润。”

“所以,你给的造价是所有售卖的价格加上人工工价总和,再加上一定量的利润,而你实际的利润则是原材料的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再加上人工工价和你预订的利润,这么一算的话,真实的利润恐怕要比你报出来的利润还要高上至少七八成之多!”刘彻笑眯眯的看着刘破奴,就你小子那点小九九还想湖弄朕?

朕早就看穿了,没想到吧?

听着刘彻这么一番分析,刘破奴瞬间差点被破了防。

按理说他这么算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也不对,他应该把工人赚到钱以后还要花出来这事儿也给算上去。

这么一算的话,他的成本是不是就应该是零?

哪怕那些工人会把钱存起来,可他总是要花的,无非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真要是按照你这么算的话,经济问题也就没办法搞了。”刘破奴双手一摊,他觉得必须要好好的跟刘彻上一课了。

于是一本正经的严肃道:“虽然你说的没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错误的,而且还错的很离谱。”

“水泥工坊也好,其他的工坊也罢,他都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属于产业链中单独的一环,水泥工坊盈利也好,亏损也罢,这笔钱都是属于水泥工坊的,朝廷如果要用,那也不应该破坏原本的市场价格,规矩一旦坏了,只会让往后的路越走越难。”

“而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朝廷以正常的出厂价进行采购,最多也就因为采购数量特别大,双方谈判过后拿到一个相对较低的出厂价格,但也仅仅只是针对这个项目的价格。”

“工坊需要保证自己的利润,该交的税,该分的钱都是不能少的,而朝廷没钱了可以拿分红,拿税去抵货,不管以什么形式,这笔钱是必须要出的,当然,这笔钱最终还是会回来的,但回来的方式绝不是通过这次的建设捞回来,而是通过整个产业链一点点的收拢回来。”

“而这么做朝廷虽然看似花了很多冤枉钱,甚至是左手换右手,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这一个项目,朝廷带动了至少百万人以上的就业岗位,说的再通俗透彻一些就是,经济的运作并不能仅仅只从利益方面去看待一个问题,并不是说有些东西看着是亏本的就一定不能做。”

“在关键的时刻,他能够解决一场危机,除此之外,他还能够解决数以百万计的无业游民,让他们找到事情可以做,不让他们有机会闲下来……”

刘彻缓缓的点了点头,然而却开口道:“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还是最大的受益者,再说你小子要那么多钱干啥?朕打算让人新建两座国库,你小子抽空瞅瞅看什么时候把它给装满?”。

第三百一十章:朕打算建两座国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