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两魏并立(2/4)

陈悦。

在此之前,先与侯莫陈悦进行一番书面交流:

‘贺拔公有大功于朝廷。君名微行薄,贺拔公荐君为陇右行台。又高氏专权,君与贺拔公同受密旨,屡结盟约;而君党附国贼,共危宗庙,口血未干,匕首已发。今吾与君皆受诏还阙,今日进退,唯君是视:君若下陇东迈,吾亦自北道同归;若首鼠两端,吾则指日相见!’

回到陇山秦州老巢的侯莫陈悦接到宇文泰的书信,正惶恐不安,南秦州刺史李弼北上求见侯莫陈悦。

李弼与贺拔岳、宇文泰、侯莫陈悦等人不同,手握一州之地,却并非武川鲜卑,

他是辽东襄平(辽宁辽阳)人,作为尔朱天光的部将随他入关。

尔朱天光东出后,李弼归附侯莫陈悦,任大都督,授予南秦州刺史。

眼见局势至此,李弼也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侯莫陈悦刺杀贺拔岳,大失人心,而宇文泰领哀兵而来,其势正盛。

‘自己并非武川嫡系,有先后隶属尔朱天光与侯莫陈悦,妻子又是侯莫陈悦的姨娘,这份履历,等侯莫陈悦败亡之际,难保不被清算。’

思前想后,李弼没有选择与侯莫陈悦奋起反抗,他决定将侯莫陈悦卖给宇文泰,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

走进秦州刺史府,与侯莫陈悦见礼后,李弼劝说道:

“贺拔岳无罪但是侯莫陈公却杀了他,又没有安抚收纳他的部众,如今他们迎奉宇文泰为主,扬言要为贺拔岳复仇,其势之盛,不可敌也,我们应该解散部众向他们谢罪!不这样的话,必有祸患临头。”

侯莫陈悦没有听从,他又不是傻子,上次赵贵求要贺拔岳的遗体,言辞恳切。

他为了缓和与贺拔岳旧部之间的关系,真把遗体送了回去,结果呢?赵贵首倡迎立宇文泰。

侯莫陈悦倒是看明白了,他与贺拔岳的旧部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这时候解散部队,向他们投降,这不是要做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么。

但侯莫陈悦也没有责备李弼,自己也曾抱有过与贺拔岳旧部和解的希望,更何况是李弼,他未曾参与,不知道其中险恶。

侯莫陈悦决心负隅顽抗,而宇文泰也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他任亡兄之子宇文导为都督,镇守原州,自己则领军直扑陇山。

沿途宇文泰严肃军纪,成功收获陇地人心,大军自木狭关而出,急速行军,大出侯莫陈悦的预料。

慌乱间,侯莫陈悦留一万部众受水洛县(甘肃庄浪),自己则引军退守略阳(甘肃秦安)。

没想到的是侯莫陈悦前脚刚走,水洛守军后脚就投降宇文泰。

宇文泰又领轻骑数百人杀向略阳,侯某陈悦又弃城而走,退守秦州州治上邽(甘肃清水),去信招李弼来援。

在等待李弼的过程中,侯莫陈悦又又放弃城池,往南依山而守。

李弼赶到侯莫陈悦军中,宴饮后,趁其酣睡,出帐对自己的部众说:

“侯莫陈公要回上邽,你们还不整装随我先行。”

就这般轻松的占据了上邽城,李弼占据上邽投降宇文泰,宇文泰任李弼为秦州刺史。

侯莫陈悦听闻李弼降了宇文泰,匆忙引军交战,但部众未战即溃。

想来,当初贺拔岳命宇文泰分化侯莫陈悦的部众,一举得手,这也是侯莫陈悦不敢与宇文泰交兵的原因。

侯莫陈悦惊慌不已,带领家眷与合谋诛杀贺拔岳的七八人一起逃亡,在投奔灵州刺史曹泥的路途中,被原州都督贺拔颖追上,自缢于野。

手握数万人马,却一战未接,阖家身死,也难怪被人轻视。

侯莫陈悦虽死,却还有余党残存,

宇文泰派遣都督刘亮征伐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