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欢教子(2/4)

都督中外诸军事、渤海王、世袭并州刺史。

这并州刺史可是高家世袭的官职,居然也愿意辞了授予可朱浑元,众人纷纷猜测原由,线索指向都在高澄身上。

另一方面,晋阳勋贵们对于高澄受任吏部尚书的事,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但有人因为刚刚收到的一封书信却记挂在了心里。

高澄正要再去与可朱浑元联络感情,半道却被高乾截住。

见高乾行色匆匆,高澄疑惑道:

“高公有事?昨日宴上何不与澄言语。”

高乾也顾不得细究高澄当年尊称自己乾叔祖,如今却唤他高公的变化。

目视高澄随行侍卫,高澄会意,挥挥手道:

“你们先退开十步。”

众侍卫遵令走开十步远,高乾才低声对高澄道:

“还请世子救救阿慎。”

高慎?他犯了什么事?还是说那家伙休妻再娶惹恼了娘家人?

高澄立即有了兴趣,连忙追问原由。

原来高慎带领部曲千人上任光州刺史,跟当地人起了一点小摩擦,具体形容就是惹得天怒人怨,士人、百姓皆恨之。

不是什么大问题,上一个这么干的人是前徐州大都督邸珍,也没出多大的事,就是被当地人杀了而已。

这不还有小高王替他报仇么,把彭城豪族几乎屠光了。

高澄安慰了高乾一番,就差表态到时候会亲领大军往光州为高慎报仇,但似乎没起到多大作用。

高乾恳求道:

“还请世子将阿慎调离光州。”

因高翼偏爱的关系,高家四兄弟中,高乾、高敖曹、高季式与高慎关系不如他们彼此间亲密。

但是老父已死,长兄为父,高乾又怎么忍心看高慎身陷险境。

高澄很为难,他对高乾解释自己的处境道:

“澄虽任吏部尚书,但刺史一级的官员任命不能擅作主张,况且父王命我往河北主持户籍搜检,澄实在无暇抽身。”

高乾闻言,顿时了然,侍奉高欢、高澄已经是第四个年头,这两父子是什么人物,他可太了解了。

“乾愿为世子游说河北豪族,但请世子忙里抽闲,将阿慎调离光州。”

高澄闻言正色道:

“乾叔祖将我高子惠当什么人了,我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吗!

“不过,慎叔祖与我是宗族至亲,如今危在旦夕,澄也心急如焚,又怎么会放任不管,还请乾叔祖放心,澄纵使拼了被父王责罚,也要让慎叔祖转危为安。”

“还请世子早做安排。”

高乾躬身行礼道。

高澄将高乾扶起,不经意地说道:

“乾叔祖请放心,澄立即去见父王,乾叔祖若是有瑕,可以代我回去河北看看,澄奔波在外,很是想念河北的人物景象。”

两人相别而去,高澄径直去见高欢。

至于高欢是否答应,他一点也不担心,就贺六浑那种人,小高王把他心理拿捏得很死。

因为跟他是同一种人。

如果高欢真的拒绝,高澄当真要怀疑是不是老高也被人魂穿了,而且魂穿的那個人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

果然,正如高澄所料,高欢一听说只需把高慎调离光州,便能让高乾帮忙游说河北士人豪族,他是一万个愿意。

因为高澄尚未正式就任吏部尚书,高欢当即写下调职文书,调高慎为大行台尚书,将他招来晋阳任职。

顺手还以巡察地方的名义派高乾往河北公干。

目的当然是让高乾帮助游说河北士族。

把两封文书交给高澄的时候,高欢突然疑惑道:

“光州之事该不会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