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9章 做混凝土 轧高碳筋(2/3)

无烟火药,比历史上提前了八百二十年问世。

再看赵祯。

当他说出要封小乙哥为郡王时,王曙当即反对。

“官家莫忘记,异姓人封郡王之前提,是其人收复燕云!官家如此做,不啻于捧杀小乙,还望官家三思!”

吕夷简、陈尧佐…诸公纷纷反对。

与秦琪同为外戚的李用和,说话最为干脆。

“官家莫非是想让小乙成为霍光?”

赵祯悚然一惊。

贴心小棉袄吕夷简笑着打圆场。

“若小乙真能办成,官家届时不如加封小乙为开国侯,那孩子还年轻,咱们须给他足够的上升空间,也可避免年轻人得意忘形。”

王曙继续反对:“二十七岁的开国侯?不妥!依老夫看来开国伯足矣!可给他授八转之勋以资鼓励。”

八转勋,为从四品勋衔,如此既显得皇恩浩荡,又留足了上升空间,毕竟从八转到十三转,已足够秦琪慢慢熬。

如此一来,等他做到郡王,也就顺理成章地做到十三转的上柱国。

开国伯到郡王,中间隔着开国侯、开国县公、开国郡公、开国公、郡公、国公六个档。

陈希元,也就是陈尧佐暗自庆幸,自己带王曙过来,算是带对了。

赵祯也暗暗捏了把冷汗。

好险!朕险些好心办坏事!

于是他笑着颔首。

“吕爱卿,便交由中书门下拟旨吧。若事成,朕便加封小乙为真定县开国伯,若事不成,罚其俸终身。”

这是典型的重赏轻罚。

一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小乙哥差钱儿?

虽然他的钱,都被老娘孙幼娘牢牢看管。

王曙笑着站起身拱拱手:“官家,老臣期待这东西二市大获成功!”

赵祯笑着扬起袍袖:“恩师不可冷眼旁观,可愿出资?”

这是要拉王曙入股的节奏。

王曙笑着摇头:“官家,国之干城何其多也,老臣便不分这杯中之羹。然则,官家若要老臣出力,老臣必肝脑涂地。”

老头儿这番话,让在场之人纷纷汗颜。

瞧王太师这风格,这思想,这觉悟!

咱们…唉…还是钱香啊!大不了咱们竭尽全力便是,不参股…心疼啊!

赵祯面露钦佩之色,拱拱手道:“恩师高义!恩师历仕三朝,立功无数,朕必有封赏。”

他看向御书房诸公。

“吕爱卿,宋爱卿,晏爱卿,你们三人拟订股权计划,朕不参股,但三司必须控股!

朕派台谏监督执行,此事若有差池,朕唯卿等三人是问!”

他做事真干脆!

他直接将西府枢密院排除在管理层外,由中书门下和三司管理,台谏监督贪腐。

而且,三司持股至少五成,其余股权由东府中书门下、三司来分。他这甩锅的本事,堪称一流。

反正有台谏监督,你们求东府和三司分股权可以,但别被言官们抓到把柄!

这就是最原始的私募股权行为。

这种游戏规则,瞬间解决了原始资本积累、原始商路开拓等一系列问题。

这年头的文武紫袍,谁没养着护院亲兵?没有护院亲兵,还没有家仆?这不就是现成的卫队?

最后,他挥挥袍袖。

“此事由东府、三司拟旨公开招募股权,三位爱卿负责制订规则,不必烦朕!台谏若有弹劾,朕再来问责!退朝吧,请诸公用心做事!”

于是乎,一场不是变法、却胜似变法的资本主义改制运动,便这么毫无仪式感地开启了。

因为,以这两个市场超前的经营模式和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