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章 孙继邺要赴任(2/3)

二字,品级不变,但权力随时可能被收回,赵祯必然可以接受。

果毅都尉是武职,与文官馆职相当,行丰州军马公事,这个差遣其实颇扯淡。

丰州与府州都是土官世袭制,王家在丰州历代都是知州。

这个差遣…说白了,就是给丰州知州王余庆打下手的。

孙继邺拊掌大笑:“小机灵鬼!没想到你对武官序列的门道儿也这么熟稔!好!就这么办!

张公寿的通判是差遣,现已交卸。他如今无官,职为正七品校书郎,我一下子给他提了这么多,也算对得起他!

小乙,针对丰州,你有何良策?”

看官们看得有些晕?互相体谅吧,我这说书人更晕。

总之,看官们记住大宋官员拿官、职、差遣三份工资即可。

饶是如此,我也不想去大宋当官,心脏受不了。

秦琪将他对葛怀敏所说的计策复述了一遍。

任大郎听得直嘬牙花子,孙继邺却连连颔首:“小乙,这些葛老兄大致跟我提过。

只是,耶律宗真如今并未亲政,萧耨斤那妇人又目光短浅,怎会对西夏用兵?”

秦琪拱手笑道:“舅父大人,元昊若称帝,必会诱辽夏边境之党项人归西夏,耶律宗真不急才怪!”

人口乃是国之根本,何况辽国本就地广人稀。李元昊动摇辽国根基,这事儿换谁谁能忍?

那么问题来了,辽夏边境在哪儿?丰州北边啊!

所以,宋辽联合出兵打西夏,打不得得过暂且不提,此事可操作性极强。

总之,秦琪还得想法设法提升军备。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孙继邺后,孙继邺果断摇头:“小乙,此事万万不可!你还是先按照你的规划来,军械之事应徐徐图之。

白豹、金汤守住之后,元昊短期内,嗯…至少两三年内不会再有异动。

张公寿就位后,有他协助王知州,丰州于这两三年间建寨固守,自保应无忧矣!”

秦琪笑着颔首:“舅父大人放心,张公寿能力没的说!”

孙继邺了却了一桩大心事,长长出了口气。

他俩够干脆,把北宋的派差遣机构,也就是审官院的活儿都给干了。

延州、耀州等与西夏接壤之地,都属陕西路。

麟府丰三州虽归河东路,地理位置上实则属于陕西路。

因此,若麟府二州有失,孙继邺等于两面环敌,他不疯才怪。

未来几年,曹仪还将在陕西路继续与孙继邺搭档。

他捧日军都指挥使是官,耀州观察使才是差遣。差遣才是实际差使。

二人相互知根知底,倒也对彼此放心。

孙继邺还有一桩心事:“小乙,陕西路用铁钱你知道吧?”

在神奇的北宋,货币根本没有统一。

秦琪苦笑:“舅父大人,此事孩儿无能为力。您且忍耐半年,明年孩儿若有幸得暏天颜,必奏陈妥善方案。”

这事儿,在秦小乙这个后世人看来,要想妥善解决,其实极为简单。

孙继邺心事尽去后,便起身要走。

任大郎和秦琪哪里肯依。众人推搡间,秦二郎和孙氏进了门。

这下好了,孙继邺只好答应在真定府城留宿一宿。

孙继邺准备穿井陉、经平定军至河东。

其后,他准备自河东,渡黄河至陕西路。

这样一来,西北有曹家叔侄和孙继邺三员大将,稳守应再无问题。

再过两年,全能文官范仲淹也会赶到陕西路,种世衡也会经营环庆路,西北将稳守无忧。

吃过秦琪用心烧的饭菜后,孙继邺便准备赶往真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