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冗官之患(2/2)

直接削爵被贬的皇族成员多达两百余人,瑞王赵瑾和福王赵奕更是被贬为庶人,抄没了家产。

直到令宋徽宗满意了,将皇族上下得罪了个干净的琼王才得以辞去大宗正司的职务,交由燕王赵俣接手。

至此,宋徽宗彻底完成了对老牌勋贵和皇族成员的大清洗,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除此之外,抄家小能手杨戬还为他奉上了七千余万贯的赃款,良田地契不计其数,比去岁北宋一年财政总和还要多出一千多万贯。

这令宋徽宗很是兴奋,很是志得意满,加上江辰等人的吹嘘,他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中兴明主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江辰天选之臣的身份。

毕竟江辰入朝以来,给他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可让他遗憾的是,想要借此事解决冗官冗员的美好愿望却落空了。

搬回皇宫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宋徽宗看着枢密院递上来密密麻麻的举荐人员名单,只觉一阵眼花缭乱,脑瓜子嗡嗡的。

他知道,冗官冗员问题起初是宋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统治故意搞出来。

本质目的是让百官争权夺利,互相监督猜忌,从而分化官员权利,让官员把主要精力浪费在内斗上,避免黄袍加身的历史重演。

可这却是一个大坑,随着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不等高老,就有把各家子侄巧立名目,增设机构安排进了朝廷吃皇粮,使得官僚体系至今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他任由官家们栽赃嫁祸,大搞株连,所求的就是想把这个数字减少下去。

可如今……

宋徽宗一脸发愁的看着手中的名单,用商量的语气对蔡京等人道:

“诸位爱卿,冗官冗员问题困扰我朝久矣,也是朝廷财政吃紧的一大主因。如今琼王和曹国公等人相继高老,正是我等继续推行变革的大好时机。

何不趁机精简冗余,清明吏治?”

宋徽宗的意思是,如今曹国公和琼王那帮人不在了,很多保守党也被你们抓到大牢里去了,那么负责监督分化他们的朝廷机构便没有必要存在了。

蔡京等人听明白了宋徽宗的意思,都齐齐看向了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

由于之前挂着吏部尚书虚衔的英国公被这次谋逆案搞下去了,所以兼任吏部侍郎的白时中便成为了吏部的主官。

……

/132/132188/32037815.htl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