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一章 回首(中)(2/3)

瘦骑士便是郭宝玉,不久前才催马赶上本队。

见众人以目注视,郭宝玉沉声道:「定海军在宋国捞着什么,捞着多少,这大周国又该如何应付,那是大汗要操心的事。四王子向大汗提的建议,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也没有想法。」

郭宝玉文武双全,一向很注意说话的分寸,此刻这句话,却直率异常。

拖雷愣了下,环顾四周,只见好几人面露惊色,也有人隐约心有戚戚。

拖雷面色不变,微笑道:「玉臣,你对我的建议没有想法,但一定有你自己的想法。你不妨直说,说个痛快才好。」

玉臣是郭宝玉的字。蒙古贵胄们呼唤异族部下,素来都直呼其名,有时候干脆给某人起个绰号来代称。而拖雷却一直坚持用汉儿的习俗来尊称麾下的汉儿部属。

「那,我便说了。」

郭宝玉向拖雷郑重行礼,继续道:「那郭宁南向撕咬宋国这块肥肉,必会急速提升他的实力,使得本来就难以应付的强敌更难应付。这一点,四王子只消如实禀报,大汗一定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四王子方才所想的这几条,也都是极有见地的主意,大汗必然喜欢。可我们想知道的,不是这些。我们想知道的,是四王子周游夏国、宋国一年以后,打算如何夺回权柄!」

拖雷轻笑了两声。

「权柄么……那东西,是父汗所赐,不是我能夺的。」

这话入耳,郭宝玉重重叹气,其余的部属们也都叹气。

早年拖雷跟随成吉思汗身边,凭着父亲的宠爱而骤得统领大军之权,这样的好事,现在恐怕很难重演。所以拖雷替大汗出一百个、一千个主意,手头没有自己的实力,也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倒不是说,成吉思汗多么猜忌自己的儿子,关键在于,大蒙古国的体制,是成吉思汗一手建立起来的,从建立怯薛军,到划分九十五千户,都是为了实现大汗自上而下的集权。但在蒙古军连番受挫于中原以后,这个集权的过程受到了挫折。

拖雷手头没了直接掌控的实力,就不可能真正指挥得动那些蒙古千户、万户们,连带着他的亲近部下们,也只能做个空头的贵人,等着大汗回心转意了。

这局面,简直就和深宫怨妇等待皇帝临幸没什么区别,郭宝玉等人绝难接受。

郭宝玉最初出仕于金国,因为野狐岭大战后投降蒙古的军将甚多,他投降以后,表现也并不显眼。

直到拖雷在山东失败以后,本部折损惨重至极,成吉思汗一时难以填补他的损失,便把许多降人归置为一大营,交给拖雷去管。殊少蒙古本族亲信的拖雷,只能全力拉拢这些异族降人,郭宝玉遂得拖雷的重用。

到了成吉思汗发起西征的时候,拖雷麾下包括契丹人、女真人、汉人在内,看似乌合之众的部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宝玉父子并为大军先锋,数年间翻越雪山、横穿冰湖、强渡大河,深入沙漠,先后主导了攻占虎思斡耳朵、别失八里、别失兰等坚城,历战数百场,歼敌数十万,斩首数万级。

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蒙古军中多得是勇猛将才和杀人不眨眼的凶人,两年的西征过程中,大军纵横往来,杀死的人少说也有数百万。

但郭宝玉率军所到之处,在杀戮之外,却能按着中原军队的规矩恢复秩序,从被征服的土地上迅速调用粮食、武器乃至壮丁、工匠,充实蒙古大军的力量。

要知道成吉思汗此次西征,是成吉思汗在中原遭到沉重损失以后主动选择的战略转向,西征的目的,是为了充实也克蒙古兀鲁思的实力,进而维持与中原汉地强权的持续对抗需要。郭宝玉的行事风格,正契合了成吉思汗的要求。

拖雷因此得到了成吉思汗的多次称赞,郭宝玉本人则获得了达鲁花赤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