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94章 商品经济(2/3)

的时候,魏斯大人,你说是吗?”

郑克均看向魏斯。

魏斯皱眉思索一会,突然眼前一亮。

“刚才佟佳夫人的话提醒了微臣。

去年夏秋季节,河北百姓并没有遭受满清朝廷的盘剥,可能留有余粮。

但这些余粮正如公子所说,不够应对雪灾。

同时北方大地,王令不行,就算朝廷在夏秋集结没有加征赋税,那些地主劣绅,也不会放过百姓。

为了囤积更多财富,他们怎么会允许百姓地窖中留有余粮?

没有朝廷的管束,只怕这些地方豪强会更加无法无天。

所以全靠百姓自力更生,一定会造成大量百姓冻饿而亡,甚至产生大批流民,让已经趋于安定的北方大地,再次陷入混乱。

所以微臣觉得,必须赈灾。

至于赈灾的粮食,微臣已经想到了。

河北之地的百姓都能留有一定余粮,我们黄河以南的百姓会没有吗?

要知道这两年,公子实行的可都是三十税一的赋税政策。

加上化肥的普及,几十种新式农作物的推广,冬小麦,两季稻,甚至三季稻的推广,还有红薯,土豆的广泛种植。

黄河以南百姓几乎家家留有余粮。长江以南百姓这两年更是仓廪充实。

所以我们只要临时加征一成赋税,应该就够对黄河以北百姓赈灾了。”

“好办法。”

郑克均点头。

“这都是佟佳夫人的提醒,微臣才想到的。”

“不过绝不能加征赋税。”

魏斯和陈梦纬,还有佟佳氏和钮钴禄氏,都疑惑地看向郑克均。

“本督当年与百姓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赋税不超过三十税一,哪怕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打破这一原则。

现在差不多一统天下了,却要加征赋税,那百姓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我们说话不算数,夺了天下忘了本。

今日加征赋税,明日就可以横征暴敛。

那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赋税绝不能加,哪怕百姓家粮食发霉了,也不能增加赋税。”

郑克均想的何止是要维持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誉。

郑克均想得更多的是,这个国家要如何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走历史老路,走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那社会是变稳定了,朝廷可以少做很多事。

自己也可以少操很多心,就可以维持王朝几百年长盛不衰。

但那又能怎样?华夏不过是在历史怪圈中循环。

郑克均认定的强国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科技强国。

而要科技强国,就要发展商品经济,因为只有商品经济,才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科学发展。

科学实验是需要大量成本投入的,科学家也是需要物质激励的。

不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天天空谈奉献精神或者爱国主义,都是误国误民。

而发展商品经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将劳动力和消费者,从温饱线上拯救出来。

只有社会有余粮,才能解放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生产产品。

只有让百姓不为温饱发愁,他们才会舍得拿钱去消费,去购买工业产品。

所以现在三十税一,让百姓吃饱饭,只是科技强国的第一步。

这一步还没走踏实,就要自毁长城?郑克均可不答应。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更新,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