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南北对峙新的格局(十六)(2/3)

小辈,在二代将领中他是长者,身份地位又不同于他人,让他心里有数是最有效的。

蒙焕消化了很久说道:“步、骑、水当以士为主,辎重、屯田则以兵为主,然后在明确军事布防与政务之间的责任,这样的话会好一些。”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定的,三台四堂六司、大都督府、各地总管、帅府、大将军府都要参与进来的,这是国策。”

听到蒙琰故意加重“国策”二字的音调,蒙焕心里快乐开花了,七哥都说是“国策”了,国还会远吗?

蒙琰和顾清风汇合之后只是在涪陵稍作修整就被三台催促回成都,看来大家都等不及了,应该说都想趁这个新年来一个“新气象”。

“清风,你看看他们急的,我们还没有回去,国号、年号都定下来了。”蒙琰一副嘲笑的口吻。

顾清风顺手接过来奏本仔细的看了一下,国号定了四个“雍、蜀、胤、宣”,年号定了三个“初元、建康、本初”。

“七郎怎么想?这事儿确实拖不得,我们走的这些日子,靖烨多次来信说雍王宫已经扩建,从三殿变成了五宫九殿了,据说是卓公和兄长督促修建的。”顾清风也颇为无奈。

蒙琰略微沉思一下,说道:“国号‘宣’,年号···”顿了一下之后中气十足的说道:“年号‘大同’,是为我唯一的年号,就这么回给他们吧。”

顾清风摇摇头,说道:“不止这些,爵位呢?官职不重要,重要的是爵位,世袭也好,递减也罢,这才是他们想要的。”

蒙琰愣了一下,不解的说道:“爵位不该是由三台讨论吗?这事儿也归我管?”明显的优点小脾气了。

顾清风上前给他倒了一杯茶送到他的嘴边后,说道:“我的七郎啊!开国爵位只能是君授,三台哪里敢呢?”

“这么麻烦?”蒙琰嘟囔着说。

“不麻烦,知道为什么不带婉瑜上来吗?就是要让你考虑这些事情,她不方便,来吧。”顾清风像哄孩子一样的说道。

两夫妻在濒临崩溃的时候终于定下了名单,顾清风皱着眉头看了一遍,说道:“我兄长的爵位应该降一级,他不能和靳帅同等。”

“何必纠结,他怎么也是国舅,这点尊崇还是要给的。”蒙琰心里还是不喜欢靳骞,有意这么做的。

“不可,即便是国舅县侯也足够了,他有军功在身,我也不好说什么,但郡公太高了,不行!”顾清风态度坚决。

见顾清风坚持,蒙琰赶紧哄着说道:“好的,好的,小的听娘娘的。”

看到蒙琰极尽谄媚的样子,顾清风竟拿他毫无办法,哪里像一位就要开国的帝王。

新年初一,西府文武百官没有三推三让的过程,蒙琰下发了最后一道雍王令,决定在成都立国,国号“宣”,年号“大同”,治下百姓欢愉,百官上表称赞,一切都很顺利,也很平淡,没有天降奇缘,也没有飞沙走石,要非说有点什么不同,就是蒙婉姝在大典开始前提着刀在大都督府追杀霍幼疾了,气的顾清风直接让安粲直接给她拎回后宫,不过是为了什么,传言颇多,直到霍幼疾大婚那天才说清楚。

大典是复杂的,从子时起身到午时宣读第一道诏书累的蒙琰都想睡着了,不过嘈杂的声音逼着他必须撑下来,没过多久重头戏来了,册封开始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顾清风毫无疑问的是皇后,蒙靖言为太子,蒙婉姝为宝庆公主,蒙靖翊为雍王,这是蒙琰特意而为的,不管谁的劝说都没用。

之后便是对王爵一等的册封,蒙氏一族中能晋位王爵的并不多,爵位在大宣朝是稀有的,蒙氏族人也表示理解。

卢崇宗晋位湘王,蒙靖烨为湘王世子,卢婉瑜晋位长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