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 电动机立项!(2/2)

传出去不太好。

吕春景若有所思,“电力流过光明神器的磁铁上的线圈,能否带动叶轮,又能带动多大的叶轮,这都是不确定的,不过……”

吕春景眼睛一亮,“如果这个想法验证成功,那么是否意味着很多东西都可以用这个电机取代,从而达到规模化生产的可能?”

朱见济嗯了声,“最直接的一点,我们可以研发一种用电力带动的车子,取代传统的牛马作为动力的马车和牛车。”

电力火车成本太高。

朱见济目前根本就不会去搞。

但话可以这么说,举例嘛,简单易懂就行,而且不高长途的电力火车,但可以在北京城内搞一套有轨电车系统。

而且电动机的用途可不止是有轨电车。

吕春景振奋起来,“那微臣回去,立即安排人手进行实验攻关,还请陛下下旨,先让工部那边提供一些要用到的钢材。”

朱见济嗯道:“目前电力公司那边的项目比较多,忙的过来?”

吕春景略一思忖,“微臣可以,但人手紧张,可以招募的人其实很多,但陛下你是知道的,咱们电力公司这些个项目,都有风险性,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真不敢乱用人,就咱们皇城用的这套发电系统,都能电死人,何况用拦河大坝来发的电,稍有不慎,就会死人。”

朱见济叹道:“确实,电这个玩意儿宛若九天上的惊雷,稍微不注意就是安全事故,但电力又不得不搞,这样罢,咱们可以多投入一点,尽可能的提高电力公司下属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在技能和安全培训上要下大力气!”

吕春景点头,“可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也不好培训。”

朱见济也感到头疼。

大明的百姓,除了读过书的人,普通人真不好弄去搞电力,可读过书的人都有一个科举梦,谁愿意去当工人?



就目前皇家电力公司的人手都捉襟见肘。

如果不是待遇高,如果不是挂着皇商的头衔,电力公司根本招不到人。

看来陈献章那边编修的新华字典必须加快进度了。

想了想,对吕春景道:“水泥厂、炼钢厂,以及电动机,这三个项目同时立项,至于人手短缺的问题……这样罢,朕再从东宫账上给你划拨三十万两银子,用这三十万来建立一个电工学校,之后的招募对象,必须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而且得是城里人,能识字最好,如果不识字,就送去电工学校读半年之后,识字懂电了,再开始培训相关的技能操作。”

吕春景立即领旨。

朱见济起身,走到吕春景身边深呼吸一口气,“大舅子,朕给你托个底,如果你真的把皇家电力公司经营得如朕预想的那般繁盛,以后我大明的史书上,吕春景这三个字的耀眼程度,很有可能高于白修,略低于于谦、王越和杭敏。”

顿了一下,“但必然名垂青史,成为电这个行业的开山之祖。”

犹胜鲁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