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章 大明的君主立宪制?(2/2)

束返京,着令礼部准备一下,今年中秋,再进行一次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被宋真宗拉低了门槛。

自那以后,就再没人泰山封禅了,但便宜老爹和自己已经进行了两次泰山封禅,一次是禅位,一次是登基。

以景泰和广安这两个年号的政绩来看。

泰山封禅的地位再次被拉高。

今年打了金边、大城,又大胜漠北,并且将史无前例的在漠北建立诸多承宣布政使司,将那偌大的疆域纳入大明统治之中。

当然要泰山封禅。

而且这个封禅的地位和意义,也将再次擢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以后没点功绩的君王,恐怕也不好意思封禅。

而且这一次封禅还有个目的:

给朱右桢封王。

如果在中秋之前,朱右桢还是没有犯错,并且表现依然优秀的话,那就给他封燕王,确定他皇位储君的身份。

也让皇后白鲤安心。

说实在的,近期朱见济已经很少去和韩彩英腻在一起了,一方面政事繁忙,一方面也确实在照顾白鲤的想法。

家和万事兴嘛,家有贤妻,可不得互相照顾。

戴义立即着人拟旨。

朱见济对张让道:「宣下一位觐见。」

大朝会散后,朱见济就让他要与之商讨事务的臣子在乾清殿等着,因为土地改革的事情最重要,所以商辂第一个觐见。

片刻之后,走进来的竟然不是工部的杭敏和吏部的白圭以及户部的陈循,这三巨头按说应该是第二批觐见的。

但前来觐见的却是教育司司长陈献章,以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李实和王崇。

左都御史李实资历深厚。

右都御史王崇履历雄厚,王崇是景泰十二年的科举进士,琅琊人,没错,王崇就是琅琊王氏,当然,琅琊王氏早已不复当年风光。

而王崇也是地方一步一步用政绩爬到右都御史这个位置的。

绝对的实干官员。

行礼之后,朱见济对李实和王崇道:「都察院那边肯要进行扩张和改革了,你俩先想一下,稍后商讨,朕先和陈司长商讨继续继续改革的事情。」

接下来这三五年,大明不会有外扩战事。

工作重心比较多: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内阁体制改革,公检法体系打造,工业发展促进,储君培养,嗯,少不得还要再选两次秀女,给老朱家的血脉传承再添几个小兔崽子。

工作之余,也得享受生活嘛。

皇帝就是这点爽!

全国选秀,这可是所有男人的终极梦想。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