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五年之后(3/4)

农人们捧了起来,一张又一张笑脸汇聚成为了那幅名为“丰收”的画卷。

最终,当栎阳各乡里的粟米收成被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其结果不仅使得县令公孙鞅等人脸上泛起了笑容,也让远在千里之外国都安邑的朝堂也是生出了几分惊讶。

虽然今年栎阳的粟米收成还远远无法和自李悝变法之时便被大力开发的魏国河东等地相比;

但是魏罃和公孙颀这两个魏国之内最有权力的人,一下子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关键。

单单只是一个栎阳在实行了授田制之后,靠着农人无比高涨的积极性,便能够得到比以往多出许多的收成。

那如果将推行授田制的范围扩大,甚至在秦东全境推广又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心中生出了这个念头之后,魏罃的心中就隐隐产生了一些期待。

几次与朝堂之上重臣的讨论之后,魏罃最终以魏侯的名义下达了命令。

在原本的秦东之地上,魏罃仿照魏文侯设立西河郡的旧例设置了秦东郡。

公孙鞅因为在栎阳推行授田制有功,被魏罃从栎阳县令的位置上拔擢,担任了秦东郡建立的第一位郡守。

魏罃表面之上希望的是,公孙鞅可以发挥自己在栎阳授田之时的经验,将授田制从栎阳向整个秦东郡扩展。

不仅如此,魏罃心中还藏着另外一个与公孙鞅、与前人有关的心思。

要知道当年魏文侯手下的李悝,可也是从毗邻秦国的河西之地一路向上,成为影响魏国乃至整个天下形势的名相。

魏罃希望公孙鞅可以像昔日的名相李悝一样,辅佐自己使得魏国更加强盛,并最终完成自己重活一世所订立的目标。

接下来几年公孙鞅在秦东郡守任上的表现,完全说明了魏罃对于其的信任与期许并没有半点错误。

靠着自己在栎阳之地推行授田制所得到的经验、积累下来的声势,公孙鞅几乎在执掌秦东大权的同一时刻便开始了授田制的推行工作。

行走在秦东大地的田间地头,你便可以看到不久之前发生在栎阳的熟悉场景。

伴随着秦东郡守公孙鞅的一声令下,无数官府的小吏开始奔赴四面八方,丈量自己任务范围之内所拥有的土地。

秦东大地如此大规模丈量土地的行动,自然与昔日的栎阳一般,会引起众多当地世族的不满。

不过有了栎阳的余开、丕占这两个前车之鉴,尽管大部分的世族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不敢有多少触及底线的行动。

只是秦东之地的世族数量也真是不少,纵使大部分世族都没有生出不轨之心,但是你也无法避免有些人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于是,一个个零星的世族叛乱,开始出现在了秦东所统辖的土地之上。

这些世族若是论及实力,都不如曾经在栎阳发动叛乱的余氏、丕氏两家,如何又能够是实力碾压两家的魏国军队的对手。

在郡守公孙鞅的一声令下,已经由一千被扩充到一万的秦东军开始配合着各地驻守的士卒,对于那些叛乱的世族进行有效而强大的打击。

于是,这一场看似声势浩大、四面开花,实则一盘散沙的世族叛乱在极短的时间就被平定了。

扫除了拦阻在前方的障碍,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公孙鞅终于按部就班地完成着自己之前所既定的目标。

在秦东郡各地农人翘首以盼之下,栎阳所发生的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不断在秦东各地重复地上演着。

笑容在脸上绽放,眼泪在眼眶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