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燕大燕园三十七号楼(2/3)

宿舍的房间不大,一共有三张上下铺床,每个房间住着六位学生。

当梁海涛走进宿舍的时候,见屋里已经有一位现役军人正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看书。

经过一阵寒暄和自我介绍后,知道他来自秦西省,是这间宿舍第一个来报到的。

梁海涛瞄了一眼,发现他正在阅读《资本论》第一卷,心里不由地“咯噔”一声:看来这一届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于前世,刚来就开始用功学习了。

而前世的许多大学生,考上大学似乎就完成了人生任务。从跨进校园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松懈,不思进取,混日子了……

接着,其他的同学也陆续报到后进入宿舍,宿舍里就剩下梁海涛那张床的上铺是空的了。

每一位进来的同学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主动交流和分享着自己的高考经历。

“我是插队知青,参加完1977年高考后就一直呆在生产队里,连春节都不敢离开,生怕错过了消息。直到春节之后才接到通知,我就带着插队的所有行李直接到燕京大学报到了。”

“我经历了六年的东北农场生活以后,回到了燕京,进入朝阳无线电厂工作了四年,到了1977年,29岁的我,终于考上了燕京大学。”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听说恢复高考,我兴冲冲地走进领导办公室,提出报考大学的申请,却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

他不批准我的申请,理由是工作需要,离不开。我反复请求,也无济于事。

直到大学报名截止日的那一天,领导突然对我说说:你去报吧,只要你考得上。

没想到我真的考上了。”

“我选志愿填表的时候,心想复习数理化肯定是来不及了,就报文科吧。第一个想到的是燕京大学,再琢磨报别的学校也没时间了,就报燕大吧。我就填了两个志愿:燕大新闻系和燕大经济系,连第三个也来不及挑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燕大经济系。”

“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时,高兴坏了,顾不上找大门,直接从半截土墙上翻到隔壁院子去,大声喊到:我考上了!考上燕大了!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赶紧叮嘱我,别高兴过头出个啥事了。”

“我在农村搬过石头、修过水库,也在村里的小学当过老师。我曾经一直想被推荐上学。有一年,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被生产队长的孩子拿走了。又有一年,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给了大队的一个女孩子。

那天,我正埋头给领导写工作报告,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好好工作,说不定哪天就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了。没想到过两天,就传出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心情激动的……”

“1977年11月5日我开始脱产复习。高中数学对我来说是最困难的。到高考前整整30天,我安排用15天学习数学,3天复习初中的,12天复习高中的。在那些日子里,我连晚上睡梦中都在背数学公式和做题。”

“我的女友,当时在财经学院会计系上学,是工农兵学员,她给我很大帮助。一是借书,她为我借来了当时中学的全套课本。二是抄复习参考题,她在大学里比较便利。那时没有复印机,只能靠手抄。有时她得到复习参考题,连夜赶抄,次日给我送来。每周日都来帮我搞卫生,帮我背题。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立刻骑车跑到财经学院,告诉我的女朋友。可她对我说:你是燕京人,这次考到燕大,就不会要我了。我说:你放心吧,我已经在给燕大填的表上,把你作为我的未婚妻都填上了。”

“录取通知下发的那几天,许多考生都拿到了,我还没有。直到第三天上午9点多,邮递员已经来过了,可还是没有我的信。我十分沮丧地回到了宿舍。

将近11点时,传达室的老大爷给我打来电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