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次听“交响乐”(2/3)

这个决定,导致了世上再无伏波侯,一代天骄,在三十岁不到时,轰然陨落。

这是后话了,此前赘述多多,就不再提。反正这后面的传说也版本众多,不像这一出海陆之战,记载于正史。因而,王少傅的这首大曲,写的也就是海陆之战,没有后面的种种。

第一幕是琵琶乐,显示大军北上抗海;第二幕换成箫声,引出李家青年,勾勒其卓然英姿;第三幕则是军鼓和喇叭、竹笛的配合,将彼时战场的惨烈描绘出来;第四幕,改瑶琴与筝,分庭抗礼,表现出伏波侯不顾家族反对,执意北上……

以往,对李相和这个名字周道安只是知道,却并无特殊感觉。因为15年前的事他并不知晓,更无体验,甚至李相和后续的故事到今天也不是常常被提及。听到这段历史时,周道安只是当一段故事来听,连演义都算不上。

可今天配合这样弘大的“交响乐”,周道安对于那段历史的认知,配合着乐器的演绎,一下子深刻了许多。李相和这个人物即便无需出现在他眼前,但通过音乐的描绘,他也仿佛能看到那个青年卓然而立的样子。

一世百年弹指过,往来日月也如梭。

动人何必离别曲,慷慨清风总相和。

似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又提升了呢!当然,前提是必须得好音乐才能共情共鸣。方舟系统给了他一个和“音”有关的天赋,看来让他在生活中的音乐审美水平也有所提升。

不过,音乐演奏到第四幕,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和后世的大型交响乐会一样,要给观众们留出喘息和“释放”的空间。这个时候,包厢门口也会传来小厮们叫卖点心、酒水的吆喝,给客官们补充补充能量。

周道奇这时候精神来了——前面音乐演奏时他都快睡着了。眼下胡乱叫了一些吃食来垫了垫肚子,看看天色也差不多了,便一脸贱笑地招来伺候的小厮,让他带自己去“色艺楼”。色艺楼以色事人,自然很明显是干什么的。

周道安对于奇堂兄的要求敬谢不敏,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听完音乐。不过中场休息的时间不短,大堂内来来往往的人也多,许是被这些客人勾起了“尿欲”,周道安也准备离席去厕所。

这曲艺楼的布置相对局促,没有留月阁弯弯绕绕那么复杂,周道安甚至无需小厮带路,跟着人群便找到了五谷轮回之所。而这里的厕所,也远不如留月阁那么豪华,只胜在宽大、干净——毕竟乐馆要举行这样的大型演奏,就要准备好容纳十几号人同时蹲坑,厕所必须够大。

周道安进去的时候正好有大批先一步来“释放”的客人出来,迎面而来,许多客人便在此时互相打了照明。一张张面孔在周道安面前走马灯似的闪过,不一会儿,眼前的人流便稀少了。

最后几个离开的人,也无甚特别,只不过有的人大约喝了几口酒,脸色微红,笑呵呵地仰着头出去了,而有一个,稍稍显得内敛,微微含胸,头低着,跟任何人也没有交流,直接走了出去。

可他是这群人里唯一一个临走时不忘去洗一把手的,所以走到水槽边时,正迎上了在水槽边洗手的周道安——周道安的卫生习惯不错,在方便前后都要净一下手。

一行五个水槽,有水从竹管中不断滴下,是一个很精巧的机关。那人就在周道安旁边洗手,身边有人,难免抬头看了一眼,互相不认识,尴尬地一笑便也错身而过。

不过,那人走是走了,但抬头这一眼,尴尬一笑,却正好让周道安看了个正着——这是一位长着一张平凡面孔、却很有些文气的中年书生,短须乌黑,显出年龄并不大,只是一张脸上饱经风霜,肤色红黑,晒斑密布。

这一眼,周道安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因为他总觉得这张脸似乎有点熟悉,却又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等那人错身而过后,他还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