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96章一年半后(1/7)

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从1887年9月份到1889年3月,世界局势总体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依然延续着局部地区动荡、整体发展的趋势。

东亚地区的俄国南侵趋势愈发明显,扶桑国在“江华岛事件”后,进一步增强在朝鲜半岛势力,扶持亲日人士,企图与清国争夺朝鲜王国的主导权。

法军积极推进在中南半岛和非洲的殖民战争,是这两年最活跃的世界殖民强国。

欧洲各国也没闲着,掀起了新一轮瓜分非洲的热潮,大唐帝国也派出了数只考察队,进入哥斯达黎加,密西西比河和刚果河等非洲地区考察当地人文情况。

在欧洲

统一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一世病逝于1888年3月9日,这一重大事件引发了欧洲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王室纷纷前往哀悼。

大唐帝国也派出了此时位于欧洲的唐-李仁殿下(皇十二子)为代表,参加了隆重的葬礼仪式。

由于路途遥远,帝国皇太子殿下和首相等一干重要人物难以在葬礼前抵达,只能遗憾作罢。

广南王唐-李坤率领皇家代表团紧急出发,一路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德意志帝国弗里德里希三世加冕典礼,并且作为贵宾受到了隆重的接待。

参加完德皇加冕典礼之后,广南王唐-李坤并没有匆忙返国,而是照例顺道访问法国后,再前往英国继续访问,以增进两国间的互信和亲密合作。

唐英两国之间是既合作又斗争的格局,但长期亲密友好合作是主线,斗争只是小意外罢了。

广南王唐-李坤有种强烈预感;

恐怕不久后,还要再到德国去走一趟。

事前已经有明显的预兆,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在加冕典礼的时候,因为病势沉重已经不能说话了,强力苦撑到6月初宣告病危。

此时,正在利物浦访问的广南王唐-李坤殿下,马不停蹄的立马乘船返回德国,恰好赶上见到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最后一面。

1888年6月15日,在位仅99天的德皇弗里德里希三世因病去世,威廉二世继位。

一年中,连续病逝了两位德国皇帝,这一年可谓是流年不利,运势大衰。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工业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在超越了老对手法兰西之后,紧紧追的英国的脚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德国工业经济发展在以电气化和石油化工为代表的第2次工业浪潮中表现出色,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很多出色的发明创造,比之保守而传统的英国工业更有活力,更具发展潜力。

德国全民教育的体制发挥了巨大威力,高素质的工人和高水平的研究体系,令新发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

与工业发展上的高歌猛进不同,德国政局再次迎来波折。

威廉二世上台伊始,便爆发了与长期持长帝国权柄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政见不合的争吵,这为两人今后的分道扬镳埋下了隐患。

德意志帝国失去了宰相俾斯麦掌舵,可谓是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经历了北美之旅

大唐帝国广袤的疆土对威廉二世形成了深刻刺激,那种强烈渴望扩张殖民的勃勃野心再也压抑不住,与铁血宰相皮斯麦一直坚持的“大陆政策”形成尖锐矛盾。

威廉二世希望促成“世界的德国,德国的世界”,正确的解读是;

“德国人应该拥有遍及世界的殖民地,活得自信而有尊严,就像英国人,法国人和唐国人一样。而不是为了谋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移民异国他乡……”

问题在于

地处欧洲的德国战略环境极为恶劣,身边就是宿敌法兰西,两国间是不共戴天之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