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送灶日(1/3)

杨州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很多传统都保留了下来,年味儿远比滨江浓。

腊月二十四,杨州人称为「送灶」日。

传说在今天,灶神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灶饭、马料和麦芽饼等供品,送灶神爷上天。据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就是这来的。

同时,民间还有男不祭月、女不送灶的习俗。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男孩女孩都一样,早就没重男轻女的陋习了。

小龚今天休息,一大早便带着妻子驱车回江边老家「送灶」。

小两口在两边父母的帮助下在杨州市区买了一套商品房,距瘦西湖很近,孩子还小,一直交给老家的父母帮着带,说是回来「送灶」,其实是回来看孩子的。

事实上小龚常回老家,确切地说是常来江边。

他现在是杨州海关缉私局侦查科副科长,主要负责水上缉私。局没装备缉私艇,他只能跟杨州公安局水上分局和老家公安局联合,请人家协助执法,所以跟老家公安局很熟。

吃完午饭,妻子跟老妈一起去地挑野菜,以便带回城包春卷。他无所事事,跟往常一样溜达到镇上的派出所。

在镇,他实在算不上名人。

老家人杰地灵,在外面当大官做大生意的人多了,他怎也排不上号。但在老家公安系统,他的名气却不小。

以前老家公安局曾跟滨江市局水上分局和长航滨江分局联合破获过一起江上连环盗窃的大案,这几年他又联合老家公安局查获了好几起水上走私案件,总案值高达四千多万元!

总之,他在回老家时很受老家民警欢迎。

本打算跟老家派出所的新任所长吕伟打个招呼,没想到一进小院就见一个中年妇女站在所长办公室门口哭哭啼啼,就差跪下给吕所磕头。

人家正忙,小龚抱着孩子不方便往前凑,干脆去隔壁镇政府跟镇的人武专干闲聊。

他虽然从滨江海关缉私局调到了杨州海关缉私局,但依然是预备役军官,在预备役部队的「关系」也随之调到了驻紮在杨州的江南预备役高炮二师,现在的职务是师部的正营级参谋。

正因为如此,跟老家武装部系统也很熟。

跟冯干事聊了一会儿,再次来到派出所,吕所已经把那个妇女打发走了,见小龚很好奇,便无奈地大倒起苦水。

「刚才那个女的姓关,叫关荷花,家住红旗六组。她女儿叫王雪宁,今年二十四岁,在杨州的一个饭店做服务员。」

有宝宝在,不能抽烟。

吕所把举到嘴边的香烟放了下来,接着道:「她女儿一个星期前失踪,她怀疑她女儿出事了,一口咬定是隔壁镇的一个小夥子干的。我们去找个那个小夥子,那个小夥子看上去不是很可疑,没证据,我们能有什办法?可她不依不饶,不但天天来找我们,还去那个小夥子家闹,人家打110,她是刚从隔壁派出所出来的,一出来就奔我这儿,非要我帮她找女儿。」

小龚好奇地问:「她凭什确定她女儿出事了?」

「她女儿上次回家跟她说过,隔壁镇上的那个小夥子要报复她。」

「人家为什要报复她女儿?」

「开始我也不知道,後来了解了下才知道她女儿作风不是很好。好吃懒做,爱慕虚荣,而且好赌。谈过好多男朋友,总是编瞎话变着法跟人家要钱。邮政储蓄对面不是有个卖手机的店,她跟手机店老板好过,花了人家十几万。」

吕所把小龚请进办公室,一边帮着泡茶,一边接着道:「红旗村的村主任五十多了,据说她还跟村主任睡过,是

.

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在扬州她也没闲着,当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