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兴师问罪?(2/3)

得住的。就在半个小时前,部领导还跟我和黄局提起你。”

韩渝缓过来,苦笑道:“李局,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不是想向李局汇报工作吗?”黄远常不失时机地笑道。

“对对对,汇报工作。”韩渝很清楚眼前这位工作很忙,不是想见就能见着的,连忙汇报起长航公安队伍这几年的建设情况。

李局听得很专注,同时也很意外。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已经不再是分局副局长的长航公安干警,照理说应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他考虑的不只是滨江分局面临的问题,竟然是整个长航公安系统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多管闲事”是老沿江派出所的传统。

黄远常跟韩渝认识那么多年觉得很正常,生怕李局误以为滨江水师提督咸吃萝卜淡操心,低声提醒道:“李局,咸鱼在东海交大念研究生的这些年,每到寒暑假都要回长航公安局‘勤工俭学’,不知道受长航公安局党委委托执行过多少次督察检查任务,对长航公安系统的情况非常了解。”

李局反应过来,好奇地问:“韩渝同志,你找我反映这些情况,你们局领导知道吗?”

“知道,我很早就向范局汇报过。”韩渝想想又说道:“李局,我不是以长航公安干警的身份向您汇报这些的,也不是受局领导委托向您汇报工作的,而是以一个前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向您反映问题的。”

“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是个大问题,你们局里难道没采取一些措施?”

“局里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可自从整建制转为行政编制单位之后,民警编制数量和经费一直没增加,不像地方公安逐年递增。以我们老家的陵海公安局为例,六年前在编民警两百九十二人,随着这些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巨大变化,已经增加到现在的四百三十二人。”

韩渝顿了顿,继续道:“汉武这边由于航道水深不够和桥梁高度的关系,这几年水运发展的不是很快,水上治安的管理压力不是很大。但滨江、姑州和震江等地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几年内河运输和海运发展很迅速,码头越建越多,泊位越建越深,货物吞吐量越来越大,水上治安和水上消防安全的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靠现有的警力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黄远常端起茶杯,微笑着补充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李局下意识问。

“长航公安局有那么多分局,可只有一所警校,由于办学经费和教学力量的关系,每年只能招两百多个学员,培养速度跟不上实际需求。”

“不可以去其他公安院校招聘吗?”

韩渝猛然意识到这么重要的问题刚才居然忘了汇报,连忙接过话茬:“李局,我们倒是想去招,可没那么多编制。即使有,公大、刑院的毕业生也不愿意来我们长航公安局。尤其公大毕业生,普通地市公安局都没几个,人家不是分到公安部就是各省公安厅。”

“地方公安院校呢?”李局追问道。

韩渝无奈地说:“地方公安院校分两类,一类是敞开招生,毕业之后考警察类的公务员。一类是按需招生,比如江南省警官学院,在招生前会对各地市公安局进行一次统计,比如四年之后你们那儿大概多少人,我们就招多少人。相当于定向,人家都有去处,不可能来我们长航公安系统。

再就是工资待遇,在中西部省份,我们长航公安系统的干警与地方党政干部相差不大,有些地方的工资待遇甚至比地方上的党政干部略高。但在东海、滨江和姑州等分局,我们的工资待遇比地方同行差一大截。人家有更好的选择,一样不太可能来我们长航公安系统工作。”

……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