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一步到位!(2/4)


“用不着谢,这都是为了工作。”

……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跟市领导哭了一通穷,就帮分局搞了两辆车。

正高兴着,老领导又很爽快地同意给水上突击队装备两辆车,并且其中一辆还是突击队现在最需要的特种车辆!

韩渝正忙不迭看办公室送来的图纸传真件,陈子坤便不解地问:“韩局,突击队要运钞车做什么?”

“不是需要运钞车,而是需要一辆能够运送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客车。”

韩渝指着图纸,激动地说:“香港警匪片你肯定没少看,飞虎队每次都是乘坐看上去并不显眼的客车出警的。考虑到我们不但需要运送突击队员,也要运送各种武器装备,所以车辆需要改装,车里要有一个足以装下那么多枪支弹药的大保险柜。

水上突击队既是我们滨江分局的突击队,更是长航公安局的突击队。小鱼和袁天赋他们今后要承担处置滨江、章家港、熟州港、大仓港乃至东海长江沿线港口、码头和长江口锚地突发警情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需要应急机动,没一辆这样的车不方便。”

董政委搞清楚情况,微笑着点点头:“枪支弹药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仔细想想确实需要一辆这样的车。”

韩渝咧嘴笑道:“玻璃都是防弹的,防护等级跟运钞车一个标准。”

陈子坤看着突击队的“冲锋车”图纸沉吟道:“难怪在新大楼建设上你非要建地下室呢,原来考虑的也是枪支弹药安全。”

韩渝猛然想起他和老董是来谈什么的,连忙给远在东海的老领导回了个电话,随即摊开老董带来的新办公楼设计图纸,边看边笑道:“我强烈建议建地下室,不只是考虑到枪支安全,也是考虑到今后怎么组织民警进行射击训练。”

“韩局,你是说地下室不只是要建枪库,也要建一个靶场?”

“光有枪,平时不组织射击训练也不行。不然真要是遇上需要开枪的时候,军事素质不行,瞄不好,打不准,误伤了无辜群众怎么办?”

韩渝顿了顿,接着道:“这是没条件的,如果有条件,我真想一步到位搞两层地下室。一层作为枪库和靶场,一层做停车场。现在没几辆警车,同志们上下班要么开摩托车、要么骑自行车,等将来条件好了警车多了,同志们如果有条件又开私家车上下班,那么多车往哪儿停?”

董政委忍不住笑道:“家家都买小轿车?”

“我爸说五十年代,个个都想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也只敢想想,后来很快就实现了。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三转一响’,这个梦想一样很快就实现了。”

“什么三转一响?”陈子坤好奇地问。

董政委不等韩渝开口,便掏出香烟笑道:“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

韩渝点点头,感慨万千地说:“后来的‘万元户’,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后来的、摩托车、机、手机乃至电脑,之前只敢想想的最后都变成了现实。总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在不断变化的,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别说十年前,就是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我家能买私家车。可现在真买了,我岳父天天开小轿车接送菡菡上学,国庆节又要开车带我岳母和菡菡回滨江。现在同志们买不起私家车,不等于过几年买不起。到时候车多了,停车就会成问题。”

姑州经济比滨江发达,章家港和熟州有很多市民买私家车。

陈子坤觉得韩渝的话有一定道理,紧盯着图纸道:“韩局,这办公楼要么不建,要建就一步到位,地下室搞两层!”

“我也想搞,关键是哪有这么多钱。”

“反正要让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