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外轮进坞(3/5)

着江面喊道:“滨港拖11,立起来顶船艏。”

“立起来,11收到。”

“滨港拖08,带住。”

“08收到。”

“右满舵。”

……

巨轮在两条拖轮协助下横在江面,船头正对着船坞大门。

001摇身一变为带缆艇,朱宝根和“土地公”小陈接过货轮水手抛过来的缆绳,一点一点的往船上拖。

由细到粗,直到把真正的缆绳拖上船。

范队长确认缆绳系好了,立即向韩渝汇报。

“按计划往前拖。”

“001收到。”

新加坡货轮上的缆绳够长,001加大马力,一直把缆绳拖到船坞最北侧的岸边。

张阿生公司的海务等候已久,当即指挥三个船坞工人接过缆绳,系在岸上的缆桩上。

这时候,正在货轮船头的大副和“木匠”已指挥水手抛出了第二根缆绳。

张阿生公司的机务和前来帮忙的中远船厂班组长,组织船坞工人往北拖,把缆绳系在西岸的第十六个缆桩上。

“滨港拖11不用再顶了,解缆进坞。”

“11收到。”

滨港拖11号上的船员解开缆绳,随即在江里调头,绕过货轮的船尾,从货轮左舷进入船坞。

001完成了带缆任务,等滨港拖11进入指定位置,系好货轮水手抛下的缆绳,在韩渝指挥下缓缓驶出船坞。

为确保安全,韩渝不打算再用“车”了。

让货轮船头甲板上的大副和水手们用绞盘慢慢收缆,在滨港拖11协助下慢慢往船坞里挪。

滨港拖08现在的任务主要是带住货轮船尾,保证货轮进坞的姿态。

叶书记没想到七万多吨的货轮是这么进坞的,低声问:“靠三根尼龙绳往里拖,那三根绳子吃得消吗?会不会绷断?”

这方面港监局最年轻的副局长是专家,微笑着解释道:“叶书记,这不是一般的尼龙绳,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的绳子,当船舶载重吨小于十二万吨时,它的破断负荷不小于六十吨。货轮上的缆车也不是普通的绞缆机,我看过代理提交的材料,缆车刹车的最小破断负荷大于三十二吨。”

“比钢丝绳结实?”

“嗯,事实上很多港口都不允许用钢丝绳了。”

沉副市长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各位领导,船坞的缆桩也很结实,跟之前打的桩基是连在一起的。而且为确保带缆安全,咸鱼早划出了作业区域和安全区域。”

货轮靠码头都快不起来。

货轮进坞坐墩更快不起来。

在船上和岸上的近百人忙碌下,货轮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安全进入船坞。

叶书记等人不能进入作业区域,只能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

只见船体上用油漆做了好几个记号,岸上也用油漆做了记号。

韩渝顺着引航梯下船,乘坐跟进船坞的滨港拖08在船坞西侧上岸,再坐工程部的吉普车绕到东岸,现场指挥船员松缆或收缆,指挥两条拖轮协助货轮调整位置。

又忙碌近一个小时,滨港拖11才完成了任务,返航回滨江港。

缆绳全部带好了,前后左右拉了十几根。

这些缆绳有货轮自己的,也有船坞的。

韩渝绕着货轮检查了一遍,当即命令暂时没走的滨港拖08把浮箱式坞门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