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五章 官多兵少(2/4)

/>

一连跑了四天,结果只找到二十七个符合条件的退伍士兵。

考虑到人家都在私人老板开的厂里上班,又去找人家的老板。跟人家老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家的老板知道服预备役是法律要求的,所在企业必须支持,服预备役的员工在参加训练或执行任务时要照常发工资。

总之,不能让人家来训练,结果搞得人家丢了饭碗。

忙了一天,回到市区看女儿,韩工好奇地问:“三儿,招到多少兵了?”

“爸,这是军事机密。你不能打听,我也不能告诉你。”

“预备役算什么部队,还军事机密。再说我以前一样是军官。你只是个预备役少校,我转业前是中校!”

韩工得意地笑了笑,又指指正在厨房里忙碌的老伴:“你妈的军衔跟你一样,她转业时是少校,不过她是正规军。”

韩向柠抱着涵涵噗嗤笑道:“三儿,你个假军官还敢在爸面前装大尾巴狼,也不想想咱爸咱妈以前是做什么的。”

老丈人和丈母娘都是军转干部,他们在部队时虽然是技术军官,但一样是军官。

韩渝意识到没资格在老丈人面前得瑟,苦笑道:“我们开发区的退伍兵不少,可在家的不多。而且人家都有人家的事,虽然人家都愿意服预备役,但不可能做到一个电话就回来参加训练。”

女婿居然也成了“军官”。

韩工很高兴,问道:“你们是预备役,又不是正规军,你们跟民兵差不多,有必要搞这么正规吗?”

“以前要求没这么高,据说滨江预备役团还是预备役师的时候,跟民兵一样都是在‘纸上编兵’。去年夏天不是刮台风、发洪水么,经济损失那么大,甚至死了人,上级突然重视起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渝深吸口气,补充道:“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上个月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沿江地市各组建一个民兵抗洪抢险突击团,同时要求各地市的预备役团组建一个抗洪抢险机动突击营。”

“机动突击营?”

“就是有可能被调往兄弟地市抢险救灾,通知文件上写的很清楚,沿江地市的几个预备役突击营,要担当全省范围内重大险工险段的抢险任务。要担任大规模的财产转移和救生任务。一般情况下,在本地区担负正常的抗洪抢险任务。”

看着老丈人若有所思的样子,韩渝补充道:“至于怎么调动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在本市遭受重大风灾洪灾但灾情不大的情况下,可由市防汛指挥部报请省防指和省军区批准,由预备役师指挥投入本市的抗洪抢险任务。

在遭受全局性特大洪灾的时候,沿江各地市的几个民兵突击团和几个预备役抗洪抢险机动突击营,则由省防指和省军区统一调遣使用。别说陵海市委市政府调动不了,就是滨江市也无权直接调动。”

原来这是“亡羊补牢”的延续。

韩工意识到女婿的预备役部队跟之前以为的不一样,正不知道怎么往下接,韩渝苦笑道:“前段时间军分区去我们陵海检查民兵队伍建设,甚至去我们开发区摸底调查,发现我们存在纸上编兵的问题,对我们提出严肃批评,要求我们立即整改,其实就是因为要组建民兵抗洪抢险突击团。”

“武装部要组建民兵抢险救灾突击力量,预备役也要组建,可符合条件的人就那么多,相互之间可以说是重合的,所以人不够用?”

“我跟别人还不一样,我兼着开发区的人武部长,既要帮武装部编民兵,现在又要帮预备役编兵,既不能自个儿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