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不似师师好(2/2)

“久闻姑娘大名,只恨身处千里之外,引为平身憾事,今番有事进京,自要前来拜会。得睹花容,生平幸甚。”

但凡是个女子,就没有人不喜欢别人称赞她的容貌,哪怕这个女子是李师师。当然这也得分人,原文里燕青虽扮作小厮,但李师师对其客气有加,等换成宋江那黑厮,就算说得天花乱坠,李师师都不动分毫。

两人说了好一会话,李师师见穆栩谈吐不凡,更兼见识渊博,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干脆吩咐丫头备了桌上好酒宴,与穆栩一边饮酒,一边天南海北畅聊起来。

这其实是穆栩刻意在引导话题,他知道似李师师这般女子,虽出身风尘,但生活富足,不会缺什么东西。唯有一样,却是其可望而不可及的,那就是自由,因而他故意不停说起外面风景,果然一下就勾起了李师师的兴趣。

正所谓,灯下看美人,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穆栩从红楼来到水浒,除了一开始和赵福金有所接触,剩下的时间,每日里见的都是鲁直汉子,此刻见了李师师这般美人,心里不禁蠢蠢欲动起来。

不过穆栩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以时刻注意说话语气,生怕唐突了佳人,直到见李师师有些微熏,他才适时说道,

“我观师师颇向往外间景致,那为何不出去走走,也好舒缓下心情?”

李师师放下酒杯,脸上露出凄苦之色,叹道,“小女子看似风光,不过是笼中鸟掌中雀罢了,哪里来得那般自在。再者我自幼就来了矾楼,现今早就没了去处,离了此间,又能去哪里呢?”

听了李师师这番自哀自怜的感叹,穆栩不禁想起了她的身世。

李师师原本不姓李,乃东京城里一个叫王寅的染布匠的女儿。她母亲刚生下她,便去世了,王寅用豆浆代替奶水喂她,竟使她活了下来。

王寅为了让她平安长大,按照当地的习俗,送她到庙里举行舍身入寺庙的仪式,因为做活佛弟子的在风俗习惯上都被称呼为“师”,王寅便给她取名叫作“师师”。

师师四岁的时候,王寅由于为朝廷染布延期入狱,后来死掉了,师师也就成了一个孤儿,幸被矾楼的李婆婆收养,从此她便在矾楼里住下来,也改姓李,叫李师师。

等她长大,不仅模样儿长得美丽,技艺也出众,声名渐渐地越来越响,后来渐渐成为东京城里有名的艺伎。

不过致使李师师彻底名声大噪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着名大学士秦少游为其写了一首诗。诗云: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鸟。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而第二件,便是她两年前被大宋官家赵佶相中,从此飞上枝头,再不是个普通的风尘女子。就连她如今所居的醉杏楼,都是赵佶亲自起名题字,一切日常所用物品,皆以黄绸覆盖。

李师师这些遭遇,如果让普通女子来看,怕是要各种羡慕嫉妒恨。可实际上,这才是她悲剧的开始,那赵佶作为一国之君,哪里会真将李师师放在心上,无非是看腻了三宫六院,一时尝个鲜而已。

赵佶一不会将她收进宫,二不会时常来相伴,说白了,就是将她当做养在笼中的金丝雀罢了。

有句话说得好,自古风尘多奇女,李师师虽然流落风尘,但为人却极有气节。历史上在面临金人入侵时,表现的可比许多士大夫强多了,曾多次捐献私财以充军费,让穆栩好生佩服。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