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初入荣国府(2/3)

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着迎上来。

不等贾琏禀告,几个人争着打起帘子,又有人向里面回话,“琏二爷带着贵客来了。”

穆栩也只好随着贾琏进入房中,只见正堂当中榻上坐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便知是贾母史氏,当下便上前拜见。

贾母连忙让贾琏扶住穆栩,命丫鬟请穆栩坐下,上了杯茶。又指着她身旁站着的两个中年妇人,给他介绍,正是贾赦续弦邢氏与贾政之妻王氏。

又是一通见礼,方才坐下叙话。贾母先是问了张太妃与长宁公主,穆栩自是一一应答,又代张太妃向贾母问好。

贾母谢过,又问起穆栩平日在家忙些什么,可有进学。穆栩回道,“书只读过几本,认得些字罢了,因我不爱读书,所以父亲专门找了武师傅教我习武。”

听他这么说,贾母指着他笑着对王夫人道,“我往日怎么说来着,咱们这样的人家,又哪里需要像那些寒门子弟一样,整日苦读,认些字便罢。若是为了读书,把身子熬坏了,可怎么得了。”

王夫人自是点头应是,贾母接着又道,“宝玉往日被他老爷逼着读书,稍有不是,就是一顿喝骂,动不动还要请家法,就这还嫌我护着,真该让他来听听世子怎么说。”

穆栩心中腹诽,自己只是客气几句罢了,还真当谁都跟你家的凤凰蛋似的。不过嘴上还是问道,

“老太君说的可是那衔玉而生的世弟不成?往日多听人说起,怎么今日不见,老太君不如请来厮见。”

听到穆栩说衔玉而生时,贾母身后的邢夫人微微撇了下嘴,随即又摆出一副端庄模样,而王夫人却脸上的笑容都要藏不住了。

穆栩看到这一幕,也是感叹,看来贾家长房和二房矛盾当真不小。

贾母背对着她们,自是看不到后面,听穆栩问起贾宝玉,忙差人去唤他前来。

过不多时,听到外面传话,“宝玉来了。”

穆栩也是好奇这位红楼原著中的主人翁,便向门口看去,只见进来一个比自己小些的公子哥,这里引用曹公的原文描述: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穆栩实在欣赏不来这副打扮,贾宝玉这一身穿红带绿的,打扮得像只孔雀似的。嗯,对了,他的脸确实很大,中秋之满月,难怪前世有人称他为大脸宝,倒也贴切。

贾母见贾宝玉进来,忙向穆栩引见。贾宝玉向穆栩见礼,“见过世子。”毕竟也是大家公子,倒也礼数周到。

穆栩回了一礼,“世弟不用多礼,你我两家累世交好,世弟称我一声世兄即可。”

贾宝玉点头称是,穆栩又问了问他的学业,勉励几句,又问起他的宝玉,贾宝玉倒也实在,将挂在脖子上的宝玉摘下,送给穆栩观看。

穆栩接到手中,只见那玉也就比鹌鹑蛋大一些,整体发红,拿在手中暖呼呼的,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着,“一除邪祟,二疗疾,三知祸福。”

看完那玉,他正要还给贾宝玉,却突然发觉脑海里那珠子,一下急转起来,只觉一股暖流顺着拿玉的手进入那珠子,在珠子上转了一圈又传回自己身体,随后就感觉身体热乎乎的,说不出的舒服,如果没人的话,说不定他都要叫出来了。

在外面他也不好查看珠子和身体的变化,感觉珠子已经又回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