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四十三 隐晦之事(2/3)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即转身,语气坚决:“速备车,我要入宫见釐夫人。”

卫宫内,公子和一脸愁容地望着母亲:“母亲为什么又要让隗大哥出使草原各部?他们刚刚大败于朝歌,岂会给隗大哥好脸色瞧?”

“哎呀,和儿,你这可冤枉你娘了。”釐夫人放下手中玉卮,一脸委屈道:“这是你隗大哥自己向娘求来的差事。他牵挂母族部落,更忧心表妹,此番是他主动要求出使的。可不是我的主意。”

“可这事------也太危险了。”卫和捏着衣角,十分不安。

釐夫人安抚儿子:“你隗大哥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再说,他们戎人刚败,正惊魂未定,我卫国主动求和,正是求之不得,又岂会为难你隗大哥?再说,他隗子良本就有一半的隗戎血统,在草原上不是没有根基之人,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出使的吗?”

母子俩正说着话,忽听内侍传话:“禀夫人,公子,荣夷先生求见。”

“是吗?”釐夫人面露喜色:“快快有请。”

荣夷大踏步进来,施礼完毕,便直入主题:“夫人,请问卫伯的所有妻妾是否都已入内宫?”

釐夫人看了眼儿子,表情颇有些不自然,清了清嗓道:“那个自然,先生何有此问?”

卫和见此情形,知道接下来的话题涉及内闱,自己未及束发之年,不适合听这些事。于是,便起身告辞了。

荣夷眼见卫和的身影消失在庑外,马上问道:“夫人擅长内闱争斗,在下早有耳闻。然夫人为公子所谋之事,毕竟是凶险,若不能坦诚以告,在下如何能为公子筹谋?请夫人明告,石府是否藏有卫伯的姬妾?”

釐夫人脸上闪过一丝惊异之色,心想:此等隐晦之事,他如何得知?旋即正色道:“本不是有意要瞒先生,只是此等阴私,怕污了先生的耳朵。既然先生问及,那本宫不妨明告。我那继子的确有个相好的,管氏之女,因不便公开,现藏于石角大夫府上。”

荣夷脸上闪过一丝鄙夷之色:“管氏本是管叔之后,出自姬姓,同姓互婚,有违周礼。难怪卫伯不敢让其入宫,情有可源哪!听说,出使宋国的石大夫身边有夫人的人,莫非夫人是要在卫伯抵达睢阳之时,告破管姬与石角之子的私情之事么?”

“先生,有何不妥吗?”釐夫人闻言更是惊异,直起身子问道。

“自是不妥,大大不妥。”荣夷断言道:“在下听闻卫伯姬余极其看重石大夫,若他听闻此事,极有可能会顺水推舟将那管姬赐予石府。那么,自此后,他二人关系更加坚如磐石。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目前石角尚不知其子已行苟且之事。若他听闻,断然逐其子以安君心,那夫人又当如何?”

釐夫人大惊失色:“本宫的确未曾想到这一层,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夫人若想利用管姬离间此二人之关系,收石角于公子麾下,就断然不能为其留下后路。管姬之事,定要当机立断。将石府之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令其不得收场。依在下之意,夫人不如先听之任之,择一良机将管姬先行接入卫宫。待卫伯余归来,木已成舟,有了名份。那石氏子得了便宜,二人种下情根,不可能轻易断之,届时夫人拿了这个把柄,自可以随时发难。夫人以为如何?”

“妙啊,妙!先生真乃神人也!”釐夫人击节而赞。

镐京,召国公府这些日子门庭若市。虽然国公夫人召己这一胎生的是女儿,但前来恭贺召国公夫妇“弄瓦之喜”的宾客仍络绎不绝。

满月之期未至,门房处便陆陆续续来了贺礼,京里京外的都有,远一点的有北境戍守的将领,近一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