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5章 拜刀!青登的新刀:【越前住常陆守兼重】!【5200】(3/5)

理,凡是由越前的常陆守兼重打出来的刀,基本都会被称为“越前住常陆守兼重”。

类似的品牌名还有:播州住手柄山氏繁、加州住藤岛又重、奥州白河住兼常、江府住兴友……

能够获得朝廷颁发的官职,可想而知这位常陆守兼重的技艺有多么精湛。

越前住常陆守兼重出品,必属精品。

总体而言,青登对其腰上的这把新刀还挺满意的。

虽然刃长较定鬼神短了一截,仅有68厘米,但刀身的弧度足够大。

相比起直刀,青登更青睐弯刀。

而且,刀身弧度足够大的话,也能将他的得意技兼绝招:“拔刀术·流光”的威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很好……”整理完着装,确认脑袋上的斗笠有好好地遮挡住自己的脸后,青登迈步向前,朝面前的堤坡……也就是日本堤的上方走去。

现在所说的吉原,其全称其实是“新吉原”。

元和三年1617年,骏府的妓院经营者庄司甚右卫门等人获幕府许可,在日本桥附近开设了江户第一条花街,吉原由此诞生。

明历三年1657年的“振袖火势”将江户的三分之二化为灰尽——其中就包括吉原。

和幕府创建初期相比,日本桥周围已逐渐城市化,已不适合再于此地营建风月场所。

于是,幕府把吉原的重建地址选在浅草的日本堤上。

之前的日本桥吉原称为“元吉原”,现在的浅草吉原称为“新吉原”。

走没多久,青登便看见了吉原的知名地标:见返柳——一颗栽种在吉原出入口附近的柳树。

之所以有着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在吉原尽兴玩乐后的客人们,在离开时常会因不舍、意犹未尽而频频地扭头回望吉原的大门,几欲转身返回。

既然看见见返柳了……那便代表着距离吉原已不远了。

青登穿过见返柳,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他脚下的这条通往吉原的大道,被称为“五十间道”。

不消片刻,2座分别建在五十间道的左右两侧,铺门相对的茶屋出现在青登的眼帘。

青登虽从没来过吉原,但他也知道这2座茶屋的名字:编笠茶屋。

吉原刚诞生时,那会儿的武士、庶民还比较内敛,普遍认为来风月场所游玩是一种很见不得光的事情。

于是,某些脑袋精明的生意人,在吉原大门外开设了在提供吃食服务之余,还兼职贩卖斗笠的茶屋。

觉得来风月场所游玩很羞耻?

不想让相识的人看到自己出入烟花柳巷之地?

那就来买张可以用于遮掩面容的斗笠吧!

据说,编笠茶屋的生意一度相当火爆。

只不过,随着拜金之风的快速盛行,以往的伦理道德逐渐崩坏,武士也好,庶民也罢,早就全都放飞自我了,不会再为出入花街柳巷而感到害臊。

会因廉耻心而继续戴着斗笠来吉原的人虽还有,但也寥寥无几了。

编笠茶屋就坐落在吉原大门的旁边……青登一边心想,一边将头顶的斗笠稍稍抬高了一些,朝前一看。

只见前方屹立着一扇高大的、正敞开着的木制大门。

大门的两侧各挂着一盏照明用的灯笼,笼面上皆绘着一个大大的汉字:门。

大门底下,数不清的男男女女穿梭如织,其中主要以男性居多。

不少手拿木棍的青年,站在大门的内外两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