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签售会(1/2)

小墨是一名准高一新生,上周刚刚出来中考的成绩。

平常没有其他的爱好,也就习惯看个听个音乐再看看电视剧,她能在家一整天都不出去。

偶然一天她从好友那里听到了一首名叫《越长大越孤单》的歌,忽然觉得内心有些难受。

好不容易那个人唱完了,又听他唱道:“甜的都留给我尝,苦的只会自己扛”,这好像说的是父母?

但又怕自己听错了,因为这首歌节奏实在是太快了,所以她只好屏息凝神的去听剩下的歌词。

可能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听着听着眼睛已经红了,内心也化了。

听完她忽然觉得父母就是跟歌名一样是自己的避风港,有他们在自己才能在考试结束后过得这么潇洒。

此时小墨已经陷入了自我反思之中,此时学生的心思还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所以当小墨哭着回去的时候他妈妈问怎么了,她反而是做出了一系列保证,保证自己好好学习不捣乱…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听了许杨歌的家中,或许是《避风港》,又或许是《父亲》,还有可能是专辑里面其他的歌,总有一首能让学生破防。

再好的同学经历了夏天之后也要离别,看着小伙伴奔赴天南海北莫名生出了孤单的感觉。

曾经喜欢的那个女孩可能再也见不到了,就给自己的只有模糊的记忆。

父母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老去,而自己还没有给他们做一些什么。

而自己的梦想也好久没有提起了,是否还要去追逐…

这张专辑里面的每首歌都是许杨挑出来的,有金曲也有良作,思想内核分开来听会有些混乱。

但如果从第一首开始听到最后,听众会发现许杨给他们的答案。

许杨把这个答案叫做“成长”,恰好也跟专辑同名。

对于许杨来说,这是一段成长的过程,但对于许杨的听众而言,听言一张专辑有所感悟也是成长。

这也就导致了许杨专辑在听过的人里面口碑好的离谱,甚至会主动宣传某首歌。

一开始还只是以学生为主,因为他们的分享欲与热情都是最重的,但逐渐扩散到青年,老年之中。

在这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递全靠报纸等主流媒体。

而娱乐信息除了特定人群关注,其余人更多是在关注怎样的去生活,所以娱乐信息的报纸影响力外怎么高也只是在一个领域里面。

但这种口口相传的传播就不一样了,它们不受限于任何条件,只要有一张嘴一双人就能说好久。

所以在络上建立了许多应援论坛,帖子,群聊,但那与应援会还有不少差别的。

这年头除了天王天后或者一线歌手,其他人很难有这种的影响力吧。

面对许杨的惊叹,这个女孩开心的笑着说:“是啊,自从那回之后我就有这个想法了。”

“后面也是在安姐,小源等人的帮助下才把应援会建立起来。”

“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但是专辑发布之后人就多了,在星城这边就有近千人了,分布在各个区里面。”

许杨这才恍然,原来是一起建立的啊,不过这也跟厉害了。

不过他也有些担心,这种组织很容易受到哄骗与蛊惑,到时候粉丝出事还是偶像买单,许杨很怕的。

也许是看出来许杨的担心,女生又解释说:“我们应援会绝对遵纪守法,每个加入的人都要经过审核的。”

“初中高中生有专门的学生分部,管理他们的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名牌大学生,平常也会督促他们学习的。”



经过这个名叫安长秋的女生介绍,许杨才知道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