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章 第一单生意(2/3)

裳上绣更好的花卉,不由有些动心,便拉着对方去了个僻静的地方。

“你当真会在衣裳上绣花?”翠妮一脸认真的问道。

沈秀猜到她是想找自己帮忙绣花,而这正是她来河边的目的。

“我手头工具不多,目前只能绣些简单的花卉,像是兰草、丁香、梅花。”沈秀也很认真的回答道。

翠妮道:“我实话跟你说吧,我家里给我说了个亲事,嫁妆倒是备得差不多了,可就是几件衣裳还没做好。”

事实上是翠妮不想让婆家低看自己,一定要照县城时新的样式做两件绣花衣裳,可是那样一来便要请绣娘,听说一个手艺好点的绣娘绣一件衣裳足足要二两银子的工钱。家里人都觉得有些浪费,不过衣裳而已,何必非要在上面绣花。

今日翠妮和她娘为衣裳这事又吵了一架,便赌气一个人来河边洗衣服,本来是散心的,没成想遇到了沈秀。

“我看你的衣裳式样好,绣的花纹也好,不比县城时新的衣裳差,就是不知道你肯不肯帮我做几件衣裳,放心,我肯定会付你工钱的。”翠妮说完便等着沈秀的回话。

沈秀故作犹豫道:“其实我也很想帮忙,不过我还要帮忙做饭,估计没那么多时间。而且我手头没有鲜艳的绣线,就怕绣出来的花纹不会太好看。”

太过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一般都不怎么珍惜。

沈秀与顾客们打过那么多次交道,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应得太痛快,否则自己的绣技便卖不上好价钱。

只是翠妮不是她原来的那些顾客,没有听懂她话里的含义,反而认真帮她想解决的办法。

“想要鲜艳的绣线不难。”翠妮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我娘会做染料,我们可以自己染线。不过家里的染料都用完了,还得上山采那些新鲜的蓝草和紫草。”

沈秀被这一句话点醒了。她忘了这是自给自足的农业时代。乡下人家身上穿的衣裳不仅是自己织的,就连布都是自己染的。她完全可以跟着这里的人学会制造染料,这样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绣线了。

“那我们明天就上山吧!”沈秀说出口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语气太过兴奋了,便又加了一句话,“我嫁过来以后,还没去山里转过呢。”

翠妮也觉得这事宜早不宜迟,“那我们明天就去,天亮的时候我在这河边等你。”

有了第一单生意,又有了新思路,沈秀心情大好,在河边匆匆洗完衣裳,便回了家。

这时候已经日上中天,而卫父和卫平这两个下地干活的人从田里回来好一会儿了。

杨氏在沈秀回来之前,还以为对方懒病又犯了。直到沈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厨房做饭,杨氏才没再说什么。

如今是四月中旬,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何况家里欠了那么多债,所以午饭和早饭一样简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沈秀空有不错的厨艺,却没能有机会发挥,只煮了锅杂粮粥,又切了一碟咸菜。

大人们都知道家里的情况,谁也没说什么,只有栓子喝了口粥便撇嘴道:“娘,我想吃肉。”

邹氏想都没想便照他屁股给了一巴掌,“吃什么肉,有粥喝就不错了。”

栓子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

杨氏不悦道:“你打孩子干什么,两岁的孩子懂什么?”

邹氏不敢和婆婆顶嘴,只好去哄儿子,可是哄来哄去也哄不好。

就在邹氏一脸焦躁之时,沈秀开口了,“娘,我看栓子是真馋肉了。”

杨氏没好气道:“家里哪有那个闲钱买肉。”

沈秀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知道家里没有余钱买肉,不过我在娘家时,有次我大哥从山里采回来蘑菇,那蘑菇的味道不比肉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