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1章 大开眼界(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一群人扎在角落中悉悉索索的讨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只能分散开来各自又去观察纺织机,企图多记住一些结构,以便回去自己找些能工巧匠,悄悄学习复制一番。    很快,大部分都看的差不多了,成群结队的继续向下一工序间走    成品布料生产出来之后紧跟着就是裁剪区。    此刻裁剪区里摆设竖排长到夸张的长桌。    运送布匹的女工顺着长桌一一发放布匹。    拿到布匹的女工立刻展开裁剪。    只不过她们只负责将布料裁剪成固定的形状,随后整齐叠放成一堆便不再多看一眼。    等布料堆的足够高,又会有负责运送的女工将裁剪成形的布料运送到下一工序。    商人们站在长桌旁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刘兄,你见过这个架势吗?怎么只剪不缝呢?”    “没见过,看样子应该是等到下一环节再进行缝制。”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制衣方法!那女工裁布的速度能快成这样!这一天能裁多少布啊?”    众商人惊叹一番后很快随着运送裁剪布料的女工转移到下一工序。    很快到了缝纫区,厂里大半的女工都在此工作,缝纫衣物。    这一部分是女工人数最多的部分,几百张桌子摆在缝纫区内。    缝纫工的桌子与其他人不同,十分宽大,上面还提前画好了分区    只见运送布料的女工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分区仔细摆放。    缝纫的女工头也不抬的扯过布料便开始缝制起来。    不肖耗时多久,一件衣物便崭新而出扔到了脚边的框里。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商人们见此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有人惊呼道:“我懂了!这是将制衣的步骤区分开。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步骤。”    “如此他们便能足够熟练!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品质既稳定效率也够高!”    “妙!实在是妙!”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制作方法,依我看,这种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甚至比纺织机更重要!”    其余商人皆是赞叹点头。    不过这些商人显然没有观察细致。    缝纫区这部分实际上是存在一些“硬伤”的。    在所有步骤上来看,最慢的就是缝纫区,这一块大大拖慢了整条流水线的生产。    由于没有缝纫机,只能采取手工缝制,所以这里调配的人手也是最多的。    方正一当然想过找人制作缝纫机一类的辅助器械。    但是很可惜,他虽然见过脚踏缝纫机,但是对其中原理可以说十窍通了九窍。    让桃源县的工匠老齐试着做了一番。    老齐也接连做出了几个原型,不过一实测马上就会出现问题。    纺织机虽然结构复杂,但是有迹可循所以才能推陈出新。    但是缝纫机结构更加复杂而且没有先例,方正一也就让人暂停搁置了这方面的探索。    所以现在女工们缝制的看似很快,能配合上纺织区跟裁剪区的进度。    实际上缝制的效果有些粗制滥造。    为了赶快,针脚不够美观严实。    但是成品衣物穿在身上也足够穿了,就是容易崩线开裂。    有女工反映过,方正一也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充足供应还是让她们保持现状了。,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方正一因此甚至考虑过直接卖裁剪好的布料让人回家自行缝制就可以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那人家还不如买成品布回家自己裁,简直多此一举。    缝纫差这其实只是个小问题,因为布料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针线活儿从来不是问题,这个时代家家户户的女人几乎都会针线活。    只要缝制的接缝有开裂崩线,那么百姓自己缝缝补补一番就可以了。    这样总好过冬天穿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