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1章 百万人口大迁徙(2/3)

2级晶核保值的窗口期,也就是最近一周时间。

再晚。

南洋联盟等国的2级晶核,就要跟在尊龙国一样,进入快速贬值期。

到时候。

就是唐景想卖,也卖不出什么像样的价钱。

两权相害取其轻。

唐景也只能是先将送到嘴边的肥肉咬下,再考虑其他。

反正长安已经前后经历了好几次人口暴涨。

也不差这一回。

无论是负责流民安置的劳动司,还是负责治安的巡防营,以及新设立的治安司,都搞出经验了。

如何安置,都有旧历可循。

照章办事就行。

“虎贲旅跟猛虎旅,这两天在船上训练的怎么样了?”唐景看向秦霜。

想要安置好新增人口,在长安城内是无法解决的,最多只能治标,治本之道,还是尽快将人口疏散到各县。

以一个县安置三十万人口计算。

登顿县、华金县以及马科姆县加在一起,就能安置九十万人口。

加上长安县。

轻轻松松,就能将上百万人口从长安城分流出去。

当然。

就算是分流出百万人口,滞留在长安城的人口仍旧超过一百三十万。

远远超出了长安城目前的承载力上限。

唐景已经在琢磨,是否要扩大长安城的面积,修筑第三道城墙。

长安城的规划。

毕竟不能完全照搬历史经验。

历史上的唐长安城,以手工业为主,无法吸纳足够多的就业。

百万人口就已经是极限。

认真考究的话,唐长安城的百万人口之说,甚至可能都只是一个虚数,应该是将唐长安城周边村落乡镇的人口,全都算到一起。

城区人口可能,巅峰时期估计也就七八十万左右。

可如今的长安城不一样啊,工业已经是长安城的支柱产业之一,可以提供海量的就业机会,继而支撑起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巨城。

在现代社会,城区人口超百万的比比皆是。

超过千万的都有好几座。

除了产业优势,新的长安城,因着采取了新的建筑形式,比如说筒子楼,而非古代的院落,也就注定了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人口密度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未来。

等到长安钢铁产业走上正轨,能够生产钢筋,更是可以盖起高楼大厦。

人口密度还能再翻上好几倍。

“虎贲旅跟猛虎旅,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基本可以做到,哪怕是晕船之后,也能在一个小时之内,恢复战斗力。”秦霜答。

“那就不必再等了,此事宜早不宜迟,今天晚上,就让章鱼怪将两旅骑兵送到指定集结地点,开始行动。”

人口暴增,已经容不得长安再做迟疑。

恰逢梅洛大桥今日竣工,后续第一师、第二师以及粮草运输队伍,包括预计迁往三县之地的百姓,都可以通过大桥,轻松跨过梅洛河。

“军队行动在即,领主府这边也要动起来。”

唐景看向在座诸位司正、县令,“第一步,先将预计迁往三县之地的流民,提前筛选、聚集起来,尽快备齐口粮、农具等物资。”

百万人口的大迁徙,光是准备工作就足够让人抓狂。

这可不是简单将人聚拢起来就行。

要把工作做细的话,需要以村、镇为单位,重新调整临时定居点。

同时做好人员登记造册工作。

提前选出里正等基层管理人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

还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