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一石二鸟之计(2/2)

一甩,愤怒地说:“那朕还要亲政有何用!干脆让她一辈子垂帘听政算了。”

翁同龢看着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怕他一时激动,赶紧走到光绪面前,紧张地说:“皇上切不可动怒,小心隔墙有耳,这些太监侍卫可都是……”

两人对了一下眼神,光绪心领神会,慢慢地冷静下来之后说:“翁师傅,依你看,皇太后这次召李鸿章进京,意欲何为。”

翁同龢轻声答道:“依老臣拙见。此次皇太后召李鸿章进京,定是为那清漪园工程一事而来。”

光绪脸上充满疑惑,“清漪园工程?清漪园工程一事本该是内务府一手操办,关李鸿章何事?”

翁同龢又说:“这李鸿章掌管淮军与北洋水师,又兼任直隶总督与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每年经他手的公款,来来回回,少说也有一千万两银子。皇上细想下,以他李鸿章那为人诟病的品性,他能不从中贪污敛财吗?

再说了,这些年,翰林御史弹劾李鸿章的奏折,那可是多如牛毛,堆积起来,估计都可以塞下整座养心殿了。可这李鸿章的官却越做越大,因为他背后的主子,是皇太后。

每次有弹劾李鸿章的奏折,都被皇太后压下来,大多数都是留中不发。皇太后如此袒护着他,现在修建清漪园缺钱了,他能不掏出点黑心银子出来,孝敬皇太后她老人家吗?”

光绪品了品翁同龢的话,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说:“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几分道理。这样也是好事啊,让他李鸿章去填补这个窟窿吧,翁师傅也就可以省心省力了,不用因为库银短缺一事,天天被内务府催着要银子了。”

“李鸿章只手遮天,老臣一日不得那宁啊。”

光绪笑了笑说:“翁师傅言重了吧,李鸿章虽不能说是清官好官,但也是有点才能的,这些年来,他为北洋水师发展一事兢兢业业,醇亲王也时常在朕面前夸赞他。依朕看,此人尚可用。”

翁同龢露出了严肃的表情,又低下头轻声说:“老臣还是刚刚那句话,就怕此人不为皇上所用,反而在皇上亲政之后,撤摇其肘,成为皇太后从旁牵制的棋子。不能忠心于皇上者,那便是无能无德之辈。”

光绪一脸沉凝,他一手摸着下巴,思考着走了几步后,又说:“依翁师傅之见,应该如何应对此事。”

翁同龢像是听到了一句等待许久的话,随即脱口而出:“老臣以为,眼下正是削弱李鸿章实力的大好时机。”

“此话怎讲?”

“皇上试想一下,海军每年要从国库里要走几百万两,他北洋水师就占了八成有余,倘若将这笔军费用于清漪园工程,不仅能讨皇太后开心,彰显皇上的孝心,还能借机遏制李鸿章的势头,一举两得。”

光绪帝一听,立马拍手叫好,“翁师傅此计真是一石二鸟。”

过了一会儿,他又犹豫起来,“只是,这话不能由朕说出口啊,要是传出去,大家都说朕拿海军的银子来建园子,是个漠视国事的庸君,有失朕的体面。”

翁同龢笑了下说:“此事自然不用皇上亲自动口,只需由老臣在朝堂之上向皇太后请奏即可,想必皇太后此时也愁着没钱修园子,皇上只需在必要时说上几句话,此事自然是水到渠成,而皇上也可得个尽孝的美名。”

光绪一听,龙颜大悦,“还是翁师傅考虑得周全,朕有翁师傅,如同刘备得诸葛,太宗得魏征,就依你的意思办。”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