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八章 虽千万人吾亦往(2/2)

存的文化传统。历史上,中华民族不断地遭受到外敌入侵,而周边的强敌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同化,最后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后世的许多人都会存在这样一个有失公允的认知,认为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将“儒”士视为柔弱之人,并将历代王朝的堕落归咎在这种“柔弱的儒家文化”上。

但是翻开史书一看,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尚武精神。事实上,儒家思想中也是包含尚武精神的,虽然在某些方面讲究仁慈,但仁慈不等于懦弱,而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孔孟之儒,是文武兼备的儒,是深藏气节与血性的儒,是义之所向,虽千万人吾亦往的慷慨壮烈;是三军可夺帅,而匹夫不可夺志;养浩然之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样的文化精神,我想用《左传》当中的一句古老名言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而曾经的‘四夷’,如今许多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他们有着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信仰,龙骑军的将士们,来自各个族群,但知道自己在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而战。

而今天,他们就要告诉来自岛国的日本人,谁才是这片东亚大陆的主人。

历史上,他们的祖先曾有过许多辉煌的骑兵战争史。西汉时期的汉人就曾北击匈奴,使得匈奴人六畜不蕃息,妇女无颜色,远遁荒漠。从此漠北无王庭,甚至有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宣言。

而蒙清更是在由草原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素来有彪悍肃杀的传统。成吉思汗的铁骑就曾经横扫过欧亚大陆,而清初的八旗军队,也有过“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草原民族的骁勇善战和中原民族的璀璨文明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更为优秀全面的民族。

曾经的宿敌,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已经渐渐融为了一体,在这一刻,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他们的民族,即便是在遭受了风吹雨打、外敌肆虐后,也终有一天会傲然崛起。

可以说,中华民族本身就流淌着骑士的血液,这样的精神传统,传承至今,已经演变成了敢于反抗、守护家国的精神品质。这一点,是长期生活在岛国上、如今又走上侵略道路的日本武士无法真正领会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