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六三章 光刻机(2/2)

在前期准备上,王岸然首先对华芯科技信息总监莫少华提出要求。

“莫总监,我要求信息安全部尽可能收集国内国际从业于光学、传感器、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相关的人才,机构的信息,以及涉及于光刻机制造相关的技术资料。”

“王总打算进入光刻机领域?”

王岸然点点头,说道:“莫总监,还有一点,我需要一套光刻机领域的专利表,需要信息部对各专利进行评估,有可能的话,我想先收购一部分专利。”

莫少华点点头,说道:“王总,这次任务很重,信息部需要增加人手,特别是海外部门。”

“这是你也定,拟一个预算,我来给你批。”

华芯科技在光刻机领域上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所以王岸然首先要做的就是导入资源。

至于第一个项目计划,王岸然已有明确的构思。

那就是仿制。

提供的三台1.5微米芯片生产线,华芯科技已经全盘接受,两台放到自家的芯片加工厂,而另外一台就是当小白鼠的。

这条芯片生产线,用的是佳能在八十年代初生产的km1830光刻机。

“王总,仿制km1830会不会遇到什么专利方面的纠纷?”

“这都是过时的技术,大部分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再说,这次仿制的目的也是让整个团队熟悉一下光刻机的设计、构造,技术难点,并不是拿出产品对外销售的。”

放眼国内,在这个时期有几个懂光刻机的,不仿制,王岸然真不知道,如何锻炼一个团队。

王岸然找来张磊,说道:“小磊,你去拟一个项目计划书,光刻机项目,我计划单独成立一家公司,不过这个项目肯定需要官方的支持。

对华芯科技来说,现在最可行的就是融合国内的资源,我们需要官方在光学设备,自动化设备,精密制造上提供支持。”

“王总,还要什么其他的要求?”

王岸然沉思了几分钟,说道:“新公司可以接受入股,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都可以,也可以合办科研机构,具体可以细谈。”

三天后,华芯科技的白皮书递到发改委高技术司……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

而王岸然这个时候,正在和张大京在燕京饭店会面。

他要问问张大京,自己买一套1.5微米制程的芯片生产线才几千万美元。

而你张大京买七套生产线,预算就10亿美元,平均一套设备一亿多美元。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