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一六章 挖个坑(2/2)

了冲破1hz的频率大关。

是华芯科技登顶的机会。

而且该款发布之后,肯定要公布相关的数据。

王岸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一众对手引上一条不归路。

那就是让他们产生一个错觉,就是深化流水线,将是未来处理器发展的方向。

而事实上,曾经风光一时的酷睿处理器,所采用的流水线深度也不过十六级。

深化流水技术很有必要,但超过一个度之后,往往设计的难度将以指数级别上升,而所提高的性能则是以龟速上升。

挖个坑,很有必要。

王岸然是这样认为的,速龙二代发布之后,华芯科技自然是同行们追赶的目标,给他们指引一道“明路”,是华芯科技应该做的事。

不然以国外半导体行业强大的研发能力,迟早有一天,将会掏空王岸然所有的技术储备。

“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王岸然心道。

在自家的生产上没有得到突破只是,保持在芯片设计上的领先,很重要。

至少有了跟这些巨头讨价还价的能力。

“我认为深度流水技术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掘,180纳米制造工艺的,将是全世界桌面/服务器处理器的标杆,打造成华芯科技最顶尖技术的集合,很有必要。”

“可是王总,我们采用现有成熟的18级流水线设计,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我想冲破1hz的频率还是有可能的。”

“你也说了,只是有可能!我要的是必须!”

朱朝杰摇摇头,他也就是提提意见,话说到这份上,也没什么好说的。

决策是老板的,出了错老板来承担。

而如果换成自己,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自己是肯定承担不起的。

“知道了!”

王岸然喝了一口水,看着朱朝杰走出办公室,忽然想到,老对手ntel在做什么?

现在怕是下一代320纳米制造工艺已经开始测试了吧。

奔腾三处理器,是不是也进入到最后的测试了。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岸然,说说吧!你该怎么感谢我。”

芯片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在没有掌握核心的芯片制造能力之前,王岸然也不知道,华芯科技目前的领先优势能保持多久。

两年之后,德州仪器会不会像现在这么听话,给华芯科技代工最先进工艺的产品?

想想也是头大,不过让他安慰的是,至少华芯科技已经卖出坚实的一步。

而且从张大京那得到的消息,关于i新型晶体管的数学模型的论文已经发表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