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二章 寻仙(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那么,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如果是张敬知道章嗣成此时心中的疑问,那必然能够得出结论,这位老天师此时已经钻了牛角尖,其实原因很简单,那便是近代以后,国民教育逐渐普及,使得民智渐开,此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得以更深入的认识这个世界,使得许多以前以为是鬼神之事的事情都有了较为科学的解释。而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眼界更为宽阔……综上所述,便会导致“神异”之事大幅度减少。  然而,在章嗣成看来,事情显然不会是如此简单的,而再次之外,他又联想到了另一个“重大问题”。  那便是,他这个“天师”,并非是完全按照正统流程继位的。  这里的隐秘,便要涉及到当年第六十二代天师章继顺之死。按照正统的流程,丹鼎山天师府的继位,是由前一代天师生前考察,指定嫡系后代中德才兼备者继任。而在确定了下一任天师人选后,前代天师会将其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一段时间,以保证继任者能够安稳承继天师大位。  历代天师的传承,大体是按照这个流程下来,并未出现大的改变。而到了章嗣成这一代,发生了一些变故。第六十二代天师章继顺59岁那年,因为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因为此前天师身体状况良好,且还未到60,也算不上高龄,故而天师府上下,对于天师继位这个事情其实都没有做好准备。甚至连天师自己也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遗嘱。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就导致了当时天师的传承出现了争议,甚至天师府内部当时还分裂出两派,分别支持天师的两个嫡子。虽然最终章嗣成以嫡长子的身份在竞争中胜出,成为了第六十三代天师,不过这件事在当时,也确实给天师府内部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混乱。  难道是因为,第六十二代天师死的突然,有些东西,没有能够传下来?章嗣成这段时间以来,不止一次的联想到这个可能。为此,他甚至专门去整理了当时父亲留下的遗物与文字资料,然而,同样也没有任何发现。  不过,他很快便释怀了,如果真的存在某些秘密,那么以玄门一贯以来的尿性,这类东西必然是不见于文字的……  只是,如此一来,站在章嗣成的角度,可以选择的余地便不多了。  作为历史悠久的玄门圣地,丹鼎山一直以来都存在大量的羽士修行。这其中,固然有大量的羽士隶属于天师府的管辖,却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隐修士”。毕竟,丹鼎山并非小小的一座山,而是一座绵延数百平方公里,区域内单纯水库便有一百余座,湖泊若干,山峦起伏的广阔山脉。  因为浓厚的玄门氛围,在丹鼎山这片巨大的区域内,除了天师府,还存在若干大大小小的宫观,甚至有许多羽士终年入山修行,所栖身之地,仅仅只是茅棚或者山洞,这些羽士中大量存在没有度牒的人士。  入山隐修的传统,玄门自古有之,毕竟就连“仙”这个字的字面意义,就是“入山修行之人”的意思。  也因此,天师府从未有驱逐这些隐修士的做法,相反的,每到玄门重大节庆之时,还会散发一些食物、礼品给当地山中隐修之人,这些隐修士大多靠周边百姓接济为生,还有的会采集山中山货换取一些日用品,生活非常清苦,丹鼎山如此做,也算是尽了自己玄门领袖的责任。,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而这数量庞大的山中隐士,除了带给丹鼎山更为浓厚的玄门文化氛围外,也为当地增加了不少的奇闻轶事,可以说,不时的便可以听到某些山民口中流传出“山中高人”的各种传说。  在以往,章嗣成其实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的“隐修之士”,然而,在当下的情况下,章嗣成再度审视这些人时,忽然发现,这里也许真的隐藏了某些能人异士,也未可知!  毕竟,在当下的情况下,无论如何的路子,只要有可能,天师府便要试一试。于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