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长吏,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人?(2/3)


“你少不更事,进入市井时间尚短,对大秦体制也并不熟。”

“你可还记得当初说田政时是怎么说的?”

“田政跟军功爵制一体!”

“军功爵制的存在,不仅保障了大秦战力,同时也为大秦提供了大量底层官吏。”

“官吏数量短缺的解决之法。”

“就在军功爵制!”

秦落衡眼皮一挑。

他明白了。

大秦要兴兵了。

根据他记得的历史,就在这一两年内,大秦就要开启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的战事。

大秦真正的衰败由此开始。

不过…

大秦灭六国太顺了。

以至于轻视了百越的战斗力,最后为了平定百越,付出了高达几十万人的代价,这对大秦的消耗太大了,而且百越被打下来后,朝廷还不得不分兵五十万镇守。

这进一步削弱了大秦的实力。

眼下大秦实力正盛,冒然说大秦会南征失利,恐怕谁都不会信。

即便上一次征伐已经失利。

但上次失利朝堂是归咎于粮草供应。

现在灵渠已经凿通,粮草供应的问题已彻底解决,满朝上下恐怕都认为,攻伐百越会一战而定。

只是事实很残忍。

大秦的确胜了,但是惨胜。

若是不知历史,大秦的举动没任何问题,只要能大获全胜,这次出征的将士会因此获爵受赏,继而进入到地方为吏,这会极大解决秦吏短缺的问题。

而且这是南北双向战事。

南北一起进行。

也就是说,若是两向战事,都能顺利大胜,朝廷能任用的官吏就不仅局限于一方,而是近乎大秦全境,这对于大秦后续治理地方,无疑有巨大好处。

不用担心各地官吏水土不服。

但.,

这终究只是一厢情愿。

历史上,北方的战事虽然顺利,但并没有把匈奴打的一蹶不振,而为了今后更好的北上,也为了抵御匈奴日常叩边,大秦不得不兴修长城。

这无疑会加大黔首的负担。

南方则死伤惨烈。

来来回回搭进去数十万人。

以至于最后南征大军跟朝廷离心离德。

秦落衡在心中暗叹口气。

他虽然有心劝阻,但根本没办法劝,即便是秦长吏,也不会听他的。

南北战事对大秦过于重要。

不仅是开疆拓土。

更是朝廷对地方乱政的破局之道。

赢政没有在上面多说。

继续道:

“始皇决定在兼并最重的三郡,推行‘使黔首自实田’,通过在三郡推行新田政,来看一看这新田政的利害。”

秦落衡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他却是没有想到,始皇竟能想到试点的做法。

这的确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而且始皇明显是有想法,特意选的兼并最重的三郡,百官说地方土地兼并严重,要靠推行使黔首自实田来解决,现在直接把政策试点到兼并最重的三郡。

若是田政有效果,这是理所应当。

若是没效果,百官再想力荐推广到全境,恐怕就难自圆其说了。

秦落衡道:

“始皇果然英明。”

“此举不仅堵了百官之口,也避免了直接推广对大秦的影响,还能因此看到新田政对的利弊,端是一个好的应对之策。”

赢政摇了摇头。

沉声道:

“只是一個拖延之策。”

“想彻底解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