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赢家通吃,但赢家只能有一个(1/2)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同样一部爆红的剧,并不是能捧红所有人。>
哪怕是同样戏份的角色,在剧集红了之后,人气也各有高低。>
早期,没有过分的舆论引导,这主要取决于观众缘。>
当然了,精彩戏份、爆点、角色人设、演员人设、同行评价等等都有可能影响观众缘。>
但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天然”的。>
之所以说“天然”,是为了和后来进行比较。>
因为后来几乎所有利益,都是各家明星、公司之间争和打出来的。>
有时候手快有,手慢无。>
有时候后发制人,反而致胜。>
有时候阴掉别人,获胜的就是自己。>
有时候同归于尽,然后便宜了配角。>
这些都是有的。>
同剧不同红,近来最直观的就是两部腐剧,因为这种剧双男主基本上各方面条件都是差不多的,更容易比较。>
《镇魂》中,朱老师远比白老师人气高太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哪怕朱老师的公司拉胯,而白老师的经纪人手段高明,但依旧没有改变这一点,只能说是缩小了一些差距。>
随着时间的流逝,差别还是慢慢的体现出来了。>
当然,白老师凭借公司的操作已经拿到了一批好的资源,所以虽然人气远远不及朱老师,但发展上并不比朱老师慢多少。>
甚至因为资源类型更丰富,还能够在步调上抢先一步,提前转型,把人气不高变成钻研口碑。>
这一对,属于相对较好的操作,二者没有彻底翻脸,红的没有被阴,不太红的也没有被拉开太大差距。>
但下一对,那就相对难看一些了。>
不过这些都是经纪人和公司层面的操作,和艺人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艺人尤其是偶像,话语权已经非常低了,谁都左右不了自己,就更不要说左右别人。>
了解了这种经典案例之后,也就可以看出,娱乐圈什么时候都有操心的。>
小成本剧集,希望收视率能够追上大成本剧集。>
剧集不火的时候,希望剧集火。>
剧集火了,又希望自己火。>
自己和其他演员都火了,就希望自己是最火的。>
成名的道路上,本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曝光和资源就只有那么多,分给了你们,我的就少了,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么大家都不温不火,要么就养出一只蛊王来,让他走到巅峰。>
显然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会是那个蛊王。>
即便陆阳想选择前者,其他人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比如……何导已经开始在各个方面给钱媛加分了,不断说钱媛的演技好,每每采访到他,他都会顺带提起钱媛。>
这难道不是在争抢曝光?>
一篇新闻字数就那么多,写了钱媛两个字,就注定要少写两个其他的字不是。>
这都还是何导懂规矩,起码他也会说姜茴的好话,而不会诋毁姜茴。>
别以为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例子有很多很多。>
现在戏红了,有的人就按捺不住了。>
比如凌世贤的经纪公司,就准备来分一分这块蛋糕。>
之所以说是分一分,而不是独占,是因为对方对陆阳这个名字也有所耳闻了。不管是陆阳真的有背景也好,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羞羞脸
独行在诸天世界
抗战之铁血男儿
快穿之无限治愈
都市至尊王者笑步笑
家有重生女
无敌剑神
食飨之诗
德国恋人
奉子成婚之首席太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