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31章 久旱必遭蝗(2/2)

苏沁说着,又想着以前人们除去这蝗虫的法子。

这人工扑打法算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

可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

可大西村出了这事,家家户户都只顾着自家的田地,这生怕别人家的蝗虫过来。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田地周围围上了篱笆,暂时的抵挡这虫灾。

这还有一法,称为壕堑掩埋法。

《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

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

《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这种不太适用,久而久之也没有多少人用这法子。

这还有一法,便是篝火诱杀法

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烧火,用这火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

大批百姓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这种方法好是好,可眼下,这庄稼也都熟了,这万一失了火,可就把田地里的收成给烧没了。

看来,也只有用那个法子了。

“走,我们去地里。”

这会儿,苏沁背篓,背篓里饭着木桶,里面是自制的药水。

在这儿待久了,她苏沁差点忘了她是现代人。

这现代是有农药的,可在没有。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以前她听人说过,这用醋兑在水里,取艾草水也有驱虫的功效。

也不知道这治虫的能不能治蝗虫,但也只有试一试。

这好不容易捣鼓一番,用竹子做了个喷头,这用仿造着抽水原理做了个人力吸水管。

这会儿,打药桶算是成型了。

苏沁背着这东西把自家那一小块地都喷了喷。

自打入夏,这就没下过雨,这小沟小河的水都快干了。

幸好,这井里还有水,要不然,真没法子活命。

这村里人说是鬼神做乱,这三天两头的请法师做法,这村长更是急的求雨。

原本这附近的庙鲜少有人去拜,这如今门槛都没跨破了。

这不刚给地里打完药,这会儿就见村长过来,喊了她们去祠堂拜神。

算日子,也该是今个了。

这些天,没过三天全村的人便在祠堂求雨。

这会儿苏沁也不敢当误,带着小桃就去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