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采茶(2/3)

现了,是要罚款的。

当采茶工基本来齐后,这时天色也终于大亮,便能看到满山都是忙碌的采茶人。

头茶采摘纯嫩芽,纯嫩芽唐景云给的工钱是三十文一斤。

而一个熟练的采茶工,一天最多采摘三、四斤。

等到一芽一叶,因为带叶片,重量增加了,一个熟练工一天能采个五到七斤。

唐景云给的价格是十五文一斤。

到第三波全是叶,采起来更快。

所以,价格相对的还要低些。

一亩士饮茶茶树平均的产量是茶叶五十斤。

而按照五斤鲜叶出一斤干茶的比例。

一亩茶树才能生产出十斤成品茶叶。

也难怪自古以来茶叶就贵。

采茶工一天交两次茶叶,中午一次,下午一次。

茶叶称重记录数量,工钱一月一结。

山脚下修了一排排的炒茶房,还有摊凉槽。

当天采下的茶叶必须当天炒制完。

中午过后,唐景云招来的几百名炒茶工就要开始工作了。

制茶有好几道工序。

一个熟练的炒茶工,一天能炒个两斤成茶。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炒茶。

刚开始少不得要糟蹋一下茶叶。

采茶就不说了。

炒茶工的手艺不一,炒出来的茶叶质量也是有高有低的。

唐景云在炒茶工内部设置了奖项。

谁每天炒的成茶超过哪一个品质,她就有奖。

这样倒是大大减少了炒茶工们对茶叶的糟蹋,也提升了炒茶工们对提升茶叶品质的钻研积极性。

唐景云下午到的王家村,身后跟着赵大魁他们。

现在茶山虽然开工了,但村里的面脂坊今年要初八才开工。

赵大矛和谢林杏还闲着,赵冰雁、谢照暾他们也要过了正月十五才返京。

一家子都有空,便一起跟着来了。

谢林杏他们顺便也回村看看他们家的房子和地。

谢家今年都忙。

新房子建是建起来了,不过建的比较随便。

里面也是空空如也一点家具也没。

谢家在李沟村还剩一亩地,因忙着给唐景云打理事业,早租给本村的人家种植。

谢林杏虽然变化了很多,但同龄的许多人看到他还是能认得出来的。

但像以前黑黑瘦瘦,如今却白白嫩嫩,看着像世家少爷的谢照暾,有些人看着就认不出来了。

现在村里李家的李知文与蒋家和唐景云合开的织染坊有合作村里是有人知道的。

李知文的绣坊里还有不少本村的女子,曾有绣娘家人听过几句。

唐景云现在把店铺开到上京去了,那谢照暾去年就去上京给唐景云打理店铺。

上京那里。

不是有钱人便是权贵,待久了,耳濡目染下,谢照暾有此气势也不奇怪。

叫他们颇为羡慕。

茶山还挺高。

唐景云他们一行只走到半山腰上就下去了,然后去了炒茶房。

炒茶房内,是一溜的土灶。

灶上放着呈倾斜一定角度的炒茶专用的铁锅。

炒这一锅茶通常需要两人携手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