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射雕手(2/4)



高昌跟别处的战线不同,他们只要以逸待劳,等待中军的命令直接开入吐谷浑境内就好,最多不过分兵把守西突厥沿线,防止吐谷浑贵族逃到西突厥而已。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是生出了事端。

事端的起因就是高昌王室留下的宝藏,跟所罗门王的玻璃不同,高昌王室藏起来的可都是好东西,不是真金就是白银,玉石都用筐论。高昌之前卡在商道上不知道积攒了多少的财富,小国国君就算放开了猛造能花用多少?所以宝藏极其丰富。毫不夸张的说,哪怕是李世民也得对这些钱财红眼。

按理说按照麴智盛指引找到宝藏的是鸿胪寺的官员,就该由鸿胪寺的官员押运回长安,除了留给鸿胪寺一点辛苦钱、给东宫皇宫一份分红以外,全部充入国库。

可就是这么正常的过程,偏偏有人生出了心思。毫无疑问,敢对这笔财产动心思的,也只有侯君集了。他要求鸿胪寺的官员将这些宝藏交给他保管,等战后亲自押运回长安,鸿胪寺的官员则认为侯君集虽然是高昌留守,但是一档事归一档事,他没有接管宝藏的资格。

两方争执不下,结果就是鸿胪寺的官员被侯君集一顿暴揍,差点一命呜呼。军司马得知了这件事,不知如何处置,只能将这件事上报给李靖。大总管的职衔理论上是军政一把抓,有资格在这里就下决断。虽不至于直接砍了另一个国公的头,但是剥夺一路总管找人暂时顶替还是可行的。

当然,前提是别路的总管不反对。

秦琼感慨一声后说:“潞国公这家伙,还真是什么都敢干啊!殴打朝廷官员,特别是在战时,单单这一条就够他喝一壶的了。特别是唐俭那个老混蛋,一肚子坏水,还特别护短,回到长安以后有他受的。”

李靖揉了揉太阳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大总管能废除总管是不错,但是这只是职权的一种,职权是这么规定的,可是能不能用,还要看情况。就像玄武门守将等官职,得封的不是一个两个,这是皇帝表示荣宠加封的官职,但是真正任职的只有一个。余下的玄武门守将,要是敢插手玄武门的城防,直接就是死罪。

大总管也是一样,理论上他能这么干,也只是理论上而已。侯君集作为皇帝的心腹,虽然因为东宫门口冲突一事没能参战高昌,但是出兵吐谷浑之际,却还是被封成了总管,可见其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

处置这样一个人....

放下手,李靖看向李承乾,笑道:“殿下,这事儿闹到朝堂上都够格了,您看看....”

李承乾站起身,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卫公,翼国公,孤竟然忘了给父皇母后去信请安了,真是不孝啊,这就去写信,先告辞了!”

说完,就毫不犹豫的溜走。

傻子才掺和这件事呢,太子确实是太子,可是满朝堂就数太子没有多少职权,就算参政,也只是作为一个参谋,处理一些有关商业的奏折,给皇帝解析一下而已。再说,有冲击东宫事件在前,这一次就算站在道理的一侧主持公道,也会被人怀疑给侯君集穿小鞋的。

虽说很想这么做,可是,该忍住的时候还是得忍住。不去偷腥,嘴角就不会有腥味。

见太子找借口逃走了,李靖顿时哭笑不得。

秦琼笑道:“你还让他如何?他这个太子就是来战场参观的,不想生事。不管如何,他在这里做主处置了侯君集,都会给咱们武将群体留下一个坏印象。依我看,你还是把这件事交给皇帝定夺比较好,给侯君集安一个戴罪立功的处置,这样对谁都好。”

李靖点了点头,高昌军的司马把这件事交给他,应该就是要的这个判决。不管怎么说,事情上升到国公、总管的层面,都不是地方任何官职能够处置的。

拿出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