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飞鹰(2/4)

想的。”

叹了一口气,李承乾清楚,或许,这件历史事件的改变,依旧是蝴蝶效应引起来的。原本的历史中,大唐对高丽形成的威胁还没有这么大,或许,正是因为大唐如今对高丽形成了碾压之势,高丽已经是大唐砧板上的一块肉,渊盖苏文才选择了隐忍吧。

世事难预料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期盼的那样发生的。

再看一会儿,估计那正在吆喝的商人就要迎面过来了。所以,李承乾和杜如晦就重新迈动脚步,继续前进。

平康坊楼宇附近都是花枝招展的姐儿,街道上就全是贩卖的奴隶。

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大唐商品的多样***隶也是一样。

最少见的昆仑奴,也就是黑兄,在平康坊已经并不少见。甚至于,连倭国武士,都有,这让李承乾无比的好奇,这奴隶贩子是怎么把人弄过来的,看起来调教的还颇为老实。

走到了杜如晦常来的一家名叫“曲艺阁”的地方,这栋楼装修的颇为典雅,进门的时候,杜如晦还是表明了身份,才被获准入内的,一看店家就深谙金猪才好宰的道理。

平康坊内,大概也只有东宫的拍卖场是纯洁的了。

就像这里,明明叫曲艺阁,但是经过一个个包厢,依旧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靡靡之音和跑调儿的曲子,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强忍着吐槽的欲望,跟着杜如晦经过前面的楼层,过天桥来到了后院。

后院跟前院比起来,就正经的多了。只有一个戏台子,天桥下楼的台阶,直接就被改造成了类似阶梯教室的格局,中间是正常的楼梯,两边是桌椅。

从桌面上的装饰,就能看出来,前排真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

但是,这样的地方,却没有隔绝百姓的参与。台子的后面,是一片矮墙,好多闲来无聊的人,都会坐在矮墙后面看戏听曲儿。要是那种左右相对而立的戏,在里面看和在外面看,没什么区别。

俩人走到最前列,坐下,立刻就有侍女过来上茶,还端来了两盘精美的点心。

虽然如今看台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台上的女乐师依旧很敬业的在弹琵琶,技术高超,没有一点跑音。

一曲不知道是什么的琵琶曲弹完,没有喝彩声,只有一块块的银子往下抛。

台下,几个仆役卖力的捡着银子,被砸了也浑然无事的样子。

听到脚步声,杜如晦很自然的拉开了身边的椅子。

是房玄龄到了。

对于太子的出现,房玄龄并不意外,而是很自然的拱手施礼后坐下。

喝了一口茶,房玄龄才笑着问:“太子殿下,这曲子如何?”

如何?李承乾只觉得自己脑海里的形容词,很难凑出一句完整的点评来。不过,还好背过混蛋白居易的《琵琶行》。

清清嗓子,李承乾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嗯,就说这些吧。”

房玄龄瞪大了眼睛,杜如晦也一阵无语。太子说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他们还要卖力的记忆,才知道太子说出了什么。记下来以后,再回味一下,顿时令人难以置信。这,这特娘的是临时想出来的评语?出口成章?

对视苦笑,俩人一起拱手以示钦佩。

房玄龄道:“久不闻太子殿下作诗,竟然差点忘记了太子殿下的文采。相比较之下,老杜我俩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杜如晦自然是连连点头。

房玄龄朝台上招招手,女乐师就抱着琵琶走了下来,到三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